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健康 >> 文章正文

史上最孤独的脸 如何吃得有安全感|医卡

发布于:2021-01-24 被浏览:4085次

“少年人,我跟你说,

这世上很多食物都是让人失望的,

只有阳春面不会让人失望。”

阳春面是简单的面条。但它有种魔力,正是来自它的简单。

本来叫清汤面,除了面和汤什么都没有。因为商人怕“淡”和“清”这两个字,碰巧当时只卖十文钱,所以阳春常用隐语代表十,于是有了“艺名”阳春面。

无论扬州淮安还是苏州上海,阳春面都差不多,只是汤头不顶;面条不拘小节,龙须面细面都可以,小宽面和中宽面都没坏处。有些汤是有底的,有些猪油是润滑的;有些青葱点缀,有些青蒜隐居。

捧碗当唆,营养几何?阳春面

能量干货

黄帝有句话叫“五谷为养”,民间俗语叫“人是铁,米是钢”。从这个角度来看,阳春面就是人这一超级智能大机器的重要能量来源之一。

谷物有大麻、小米、小米、小麦和糙米。小麦可分为大麦、小麦、燕麦、荞麦等。面条大多是由小麦制成的。

谷物包含三个主要部分:外壳、胚乳和胚芽。面筋主要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其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较多的无机盐。糊粉层含有较多的磷、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介于外壳和胚乳之间的无机盐。胚乳是谷类的主要成分,含有淀粉、蛋白质和少量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纤维素。

谷物对膳食营养最突出的贡献是富含碳水化合物,是为人体提供能量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1克碳水化合物和1克蛋白质的供能是4千卡,但米粉相对于肉、蛋、奶豆的价格优势是明显的。

小麦胚乳的四分之三是淀粉。淀粉作为品质决定因素,在小麦籽粒中所占比例最大,小麦淀粉对面条等东方食品的品质影响很大。

小麦粉加水至含水量高于35%时,人工或机械揉捏,得到具有粘弹性的粘性面团,称为面团。当面团在水中摩擦时,淀粉和水溶性物质逐渐离开面团。洗完之后只剩下一种粘稠可延展的橡胶状物质,叫做湿面筋。

小麦蛋白质,更准确地说,面筋蛋白质,是小麦具有独特性质的根源。面筋复合物由两种主要蛋白质组成,即麦胶蛋白和谷蛋白。明胶负责面团的粘附,谷蛋白使面团具有抗伸长性。面筋蛋白中谷氨酸含量约占1/3。

2012年,中国居民食物中来自谷物的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47.3%。谷物也是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和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从小麦到面条,再对比馒头和米饭,虽然生挂面和面条与熟馒头和米饭有一定的换算,但基本可以看出面条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B含量都是都能拔得头筹。

建议份额

以粮为主是中国人均衡饮食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居民饮食指南建议每天拍照

入谷薯类250克~400克,按照早餐午餐晚餐4:4:2或者3:4:3的比例分配下来,早餐的谷薯类应该在100克~160克或者75克~120克之间。

如果以阳春面作为正餐的谷薯类代表,3两面条足矣。

如果是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比如减重的人群或者糖尿病患者,可以咨询营养师。可能,一餐阳春面就把一天的碳水化合物给全权代表了。或者,得特别定制小份额阳春面。

结构优化

一天中的某一餐仅仅是阳春面,问题不大,可以在其他餐次中补足平衡膳食的各种需求。上班族中,很多人的早餐或者午餐甚至晚餐都只是一碗阳春面,我们并没有看到很多的营养失衡。

如果想给阳春面一个更合乎营养需求的吃法,最好做点加减法。

第一减脂肪。如果阳春面还是那种传统的需要猪油打底或者热淋猪油的,在端起来之前得三省吾身:

1.自己是不是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自己的BMI是否已经在28以上,或者腰围已然超过90厘米。

3.预估今天的运动量会有多大,能否消耗掉这一勺油额外给的能量。

第二减盐。每10毫升酱油约含4克盐,每人每天盐的推荐摄入量只有5克,大中国虽然总的来说南甜北咸,却普遍盐超标。北方平均日摄入量是24克,南方大约12克。一碗色重味浓的阳春面,可能就把一天的盐给吃掉了。高血压患者尤其要当心。

加法一:增加优质蛋白质。配一杯牛奶或者豆浆,加一个白水煮蛋,或者另外点一份香干,干切牛肉几片。增加优质蛋白质的阳春面,更能饱腹扛饿。

加法二:增加蔬菜量。阳春面配一份凉拌或者白灼时蔬,甚至自己备一根黄瓜,随身小包或者办公室抽屉里带几颗圣女果。配合了蔬菜水果的阳春面,血糖生成指数下降,更适合糖尿病患者。

甚至可以颠覆,罢了精制面粉的工,用荞麦面条、玉米面条可以吗?三合面、五合面不香吗?

至于高汤,无非一些溶解于水中的脂肪酸及某些呈味氨基酸而已,还有不少嘌呤。香是真香,却绝非营养之精华。喜欢的可以喝,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患者须慎重。

最后提一下阳春面的青蒜或者葱花。世人但知青蒜和香葱增香提鲜,却不知青蒜和香葱所特有的大蒜素等植物化学物有强大的抗微生物、抑制肿瘤、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真真是小身材、大功效。

作者:健康中国医者名片项目入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 赵绮华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南京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 汪之顼

策划:谭嘉

编辑:余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