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号!2021年 楼市的转折点可能要来了!
1月15日,两大新闻可能预示着货币拐点即将到来!
1.央行货币政策部主任孙国峰表示,无论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目前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不高。
2.1月15日,央行宣布将进行5000亿元人民币的MLF操作,利率为2.95%,与上月持平,这意味着本月20日宣布的LPR利率可能保持不变。
从以上两点我的判断是:货币的拐点或将来临。
原因很简单:1。春节快到了,人们需要商业银行为他们的大量红包(转账)和消费保持高流动性。但客户大量提现和发现款会降低银行的流动性,降低超额准备金率。
因此,在最近两年的春节前,央行将下调RRR利率,并给市场足够的资金。但现在央行表示“目前中国存款准备金率不高”,这意味着今年春节期间RRR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这让金融系统很苦恼。
2.基本上央行每个月15号都会进行MLF操作。与前五个月不同,本月是缩量续作。
你什么意思?
本质上,MFL操作意味着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贷款,并在到期时偿还。所以央行在进行MLF操作时,相当于把资金投入市场;相反,当多边基金到期时,它相当于中央银行收回资金。如果某个月的MLF操作量大于到期量,则为过度延续,如果某个月的MLF操作量小于到期量,则为收缩延续。
本月,央行连续五个月结束多边基金,意图收紧货币。
疫情爆发后,“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央行表示,最近的表述是,“保持M2和社融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表明,央行的货币政策表达方式已经改变。
实际影响是,2020年12月,M2同比增速降至10.1%,接近10%的临界点。
我在《逼近临界点了!楼市..》年1月13日说:
10%是M2增长率的一个重要临界点。当M2增长率超过10%时,可以理解为货币政策略松;相反,当M2的增长率下降到个位数时,可以理解为略有紧缩。
2017年后,M2的增长率一度徘徊在个位数。然而,2020年疫情爆发后,货币政策开始松动,M2回到两位数。当时对货币政策最敏感的深圳楼市率先上涨,带动部分城市复苏。
现在央行五个月过度更新MLF的结束,似乎意味着这个拐点真的要来了!
影响是:央行货币投放下降-M2增速下降-贷款(房贷)增速下降。
我告诉过大家,存款和贷款是正相关的关系,存款的增加往往会导致对社会的同额贷款的增加。比如你申请100万的房贷,你的贷款会增加100万,而开发商的账户会增加100万。
M2主要由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组成。如果M2的增长率下降,这意味着存款增长率下降,这反过来又导致贷款增长率下降。
为什么存款增速下降会导致贷款增速下降?
商业银行之所以能贷款,是因为存款。比如:小明在A行存款100元,剩下的80元在A行扣除20%(假设)存款准备金后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相反,如果小明在A银行的存款是0,那么A银行就没有钱贷款了,自然不会为社会产生贷款。
如果A银行吸收不了小明这样的储户存款,还有另一种方式可以发放贷款,那就是向央行借。比如A银行从央行那借了100亿,那么这100亿就可以拿去放贷了。
但是本月央行缩量续作MLF表明,央行借给商业银行的资金正在减少,所以贷款(房贷)增速下降正面临下降。
每年1月份往往是产生天量贷款的时点,一是年初信贷额度充足,二是上年末的信贷拿到次年才来发放。但今年的情况可能不同。
据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记者昨日从多家银行了解到,截至目前,多家银行1月信贷投放额度已基本告罄。其中,受房地产融资新规影响,涉房贷款额度出现大缩水。
该行房产事业部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截至上周,该行涉房类信贷额度已用完,现在还有很多企业排队,要等有企业还款进来,才能腾出额度。
去年下半年,监管层对房企设置了“三道红线”,年末还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两道红线”)。本质上是限制开发商贷款、个人房贷规模。
在今年控制M2增速的情况下叠加房地产领域建立起来的“三道红线”、“两道红线”,楼市的苦日子正来临。
当然了楼市的苦日子来临并不意味着全部城市房价下跌,比如近期北京、上海楼市就在回暖。这很正常,一是楼市的苦日子并不意味着房价就会下跌,只是说上涨的速度在放慢,二是即便大盘在下跌,也可能出现部分城市在上涨,因为中国楼市已经分化,板块轮动非常明显,局部适当活跃一下是地方所需要的...
如果你觉得文章很棒,对你有帮助,可以关注作者的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ID:xiaobaiducaijing),订阅更多的优质原创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