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健康 >> 文章正文

冬至到血压不稳定?提醒:冬天做好这三件事而不是血压飙升!

发布于:2020-12-22 被浏览:3186次

冬至到了,意味着几个寒冷的日子就要开始了。

从这一天开始,中国各地的气候即将进入最冷阶段。

天气寒冷的时候,也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高血压发病率高的时期,突然变得“不老实”。如果不加以控制和调整,会影响患者的健康。

为何气温一低,血压就不安分呢?

由于冬季气温骤降,激素水平变化室内外温度差异很容易引起血压波动。

对老年人来说,血压的波动会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导致心绞痛或脑血管疾病。

但高血压的发生和加重与患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规律直接相关。

冬天,要想让高血压顺利度过危险期,一定不能忽视这三件事。

第一件事:保暖

为了避免冬季高血压患者病情加重,首先要做的就是采取保暖防寒的措施,尤其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天气冷的时候呆在家里更安全。

当然,当你不得不出门的时候,你不仅要穿厚衣服御寒,还要戴手套戴帽子,各方面都要武装起来,这样才能避免寒冷的侵袭。

尤其是在冬天,养成戴帽子的习惯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减少脑血管收缩引起的各种不适。

建议出门前要有一个缓冲区,减少一些冷刺激,无论是从外向内还是从内向外。

第二件事:清淡饮食

饮食清淡,最有利于患者恢复。如果吃得太油腻或高热量食物,会加重肾小球动脉硬化,增加身体负担。

此外,盐也是引起血压波动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应该继续注意饮食中的限盐和保证每日不超过6克食盐的摄入量,减少“重口味”的摄入,如味精和酱油。

第三件事:按时服药

高血压患者除了注意饮食外,还要遵医嘱服药。

但有些人感觉病情有所好转,往往忘记吃药或干脆不吃药,会导致患者血压波动,从而达不到良好的降压效果。

一般来说,如果血压升高,轻度波动(血压波动不超过 20 mmHg且没有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则无需换药。

但如果超过这个范围,或者出现不适,就要找专科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降压药并非越贵越好,相反合适才是最关键

有朋友认为冬天是高血压的高发季节,所以要想得到更好的控制,需要使用一些“好”的药物。

有朋友认为冬天用一些比较贵的降压药,夏天血压波动小可以换一些比较便宜的降压药。

但事实上,大多数高价降压药是控释制剂缓释制剂,的,速度慢但持续时间长,因此可以长期保持血压稳定。

但如果是冬天,大部分患者的血压会在短时间内出现较大波动。如果要调整用药,需要在前一种的基础上使用短效制剂,不影响夜间血压。

如果选择自己的“贵药”,对血压的控制会更加不利。

想控制高血压,一定要记住以上三点。平日应该多喝水。毕竟水是生命之源。如果你的身体总是缺水,就不利于血液稀释。

同时,我们必须继续锻炼,因为研究表明,与喜欢运动的人相比,缺乏锻炼和久坐不动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一般来说,秋冬气温骤降时,血管在受到寒冷刺激时会变得脆弱。当血管收缩时,很容易升高血压。如果这个时候不注意一些细节,那就更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