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努力工作危险因素排名出炉 吸烟排名第六 前五名是什么?一个一个说清楚
在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世界十大死因”中,心血管疾病排名第一。作为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也有研究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权威医学期刊《美国心脏协会(JACC)——期刊》发表的一篇文章,对1990年至2019年近30年间204个国家的亿万人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了世界心血管疾病“干预因素”在过去30年的变化。
里面很多数字都很震撼。1990年,全球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为2.71亿,但到了2019年,这一数字上升至5.23亿。虽然有人口老龄化的因素,但一些干预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2019年心血管疾病的干预性危险因素中,我们经常谈到“吸烟”,对健康有害,我们将为您逐一分析。
收缩压高
在影响心血管系统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居首位。这与1990年总结的危险因素排名没有什么不同,高收缩压一直被列为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第一干预因素。
之所以提出“收缩压高”的概念,是因为随着收缩压的升高,舒张压(低压)通常也会升高。当收缩压超过140mmhg,且不能通过生活调理改善有效降低时,应尽早开始药物干预,加强血压控制。
对于老年朋友,尤其是一些患高血压多年的老年朋友,往往会出现单纯的收缩压升高。对于这类收缩压单纯升高、脉压差较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往往是血管硬化严重、心血管疾病高危的表现之一。应更加重视收缩压的严格控制,加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控制。
收缩压应该控制多少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本研究的结论是,将收缩压降低到110~115mmhg可以全面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来说,降压的目标也要考虑身体状况、降压的安全风险等因素。对于一些身体耐受力较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度放宽这一标准,为了严格控制血压,永远不要带来其他健康风险。
强调收缩压高并不意味着单纯因为舒张压高就没有风险。很多中青年人简直就是低压高压。如果他们不积极关注,并尽快调整和改善,很快就会发展成高血压和低压。如果在单纯低压高压的情况下能引起重视,也是早期干预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方面。
饮食风险的影响
饮食风险在心血管疾病因素中排名第二,这可能超出了许多朋友的预期。
但这也表明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人们以食物为重,饮食每天都离不开我们,这也将对我们的心血管健康产生重要影响。本研究表明,世界上30年来,由饮食风险引起的绝对疾病负担一直在增加,由饮食风险引起的疾病风险的年龄在55-70岁之间达到峰值,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当然,不仅仅是这个年龄段的老年人,如果能从中、年轻人群中注意健康饮食,可以更早的保护心血管健康,有更大的好处。
饮食风险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健康成分摄入不足,二是不健康成分摄入过多,很好理解。吃太多不健康的食物自然会减少健康食物的摄入,这种相对不平衡的饮食会导致健康风险增加,尤其是心血管风险。
健康饮食已经说了很多,主要包括不健康饮食、酒精、加工肉制品、高糖含量饮料、高盐饮食、高温加工、富含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的食物,应该控制,尽量少吃。
高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直接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首要危险因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会导致血管壁上更多脂质的形成和沉积,从而加速血管的硬化和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控制血脂也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键点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是血脂的指标之一。虽然很重要,但其他指标也值得关注。甘油三酯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低水平,脂蛋白A的升高,都会全面影响我们的心血管健康,血脂的调节要兼顾各种指标,并尽快积极调节。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上升与PM2.5的增加密切相关,虽然人口在增加,但全球人均加权PM 2.5水平已经从1990年的40.8mg/m3上升到42.6mg/m3。这一数字的增加似乎并不明显,但在过去的30年里,全球疾病负担系数和因环境因素造成的死亡人数显著增加。因此,空气污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因素。
肥胖的影响
体重指数过高是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个因素的排名从1990年的第六位上升了一位,现在排在吸烟之前。
体重增加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体重指数超过25的人患血压、血糖和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大大增加,这也会对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腰围增大的患者,更应注意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年轻时做好体重管理,尽量把体重指数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合理的体重不仅有益于美容,对健康和降低心血管风险也非常重要。
吸烟和其他风险因素
在这项研究中,吸烟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排名第六。大家都讲了很多吸烟的危害,我就不在这里重复了。吸烟后的干预危险因素包括:空腹血糖高、肾功能不全、非最佳温度、其他环境风险、饮酒、体力活动少等。虽然以上数据是大数据综合研究得出的结论,但就我们而言,要从以上几个方面加强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管理,从各种干预因素做好心血管风险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