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诊断让工业更环保(美丽中国)
来源:海外网络
核心阅读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是全国首个针对能源管理基础薄弱、重点高耗能行业的企业节能诊断服务。
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的技术设备、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管理制度进行综合诊断,提出节能改造建议。这个过程就是节能诊断。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有利于提高工业能效,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深圳市平山区恩达街8号,矗立着一家——恩达电路的高科技企业,占地120亩,主要生产印刷电路板。
生产电子信息产品的过程消耗大量的能源。随着工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的加速,Enda电路的发展一度面临巨大的能耗压力。但2019年9月,作为重点用能单位,恩达电路以其绿色制造和低消耗生产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绿色制造名单。
节能诊断助力工业企业降本增效
“降低消耗和提高效率来自节能诊断。”恩德赛车场R&D分部经理韩一伟讲述了这个技巧。
201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节能诊断服务行动计划》,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对能源管理基础薄弱、重点高耗能行业的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效,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韩一伟告诉记者,近年来,企业通过更换设备、改进管理等方式不断进行节能改造,但节能越深,挖掘潜力的空间越有限,急需专家上门“诊断”。
2019年夏,深圳绿创人居环境促进中心成为恩达电路节能诊断服务商。两个月后绿创发布的节能诊断包括压缩空气系统需要优化节能,锅炉供热设备余热利用效率不高。
看了诊断书,韩一伟算了一笔账,按计划实施了改造。公司年节能可达270吨标准煤。如今,诊断书上写的节能意见正在一个接一个地成为生产线上的改造实践。“总体来说,一年可以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170万元,改造总投资190万元,两年内可以收回成本。”韩一伟说。
近两年来,节能诊断服务不断发展。“2019年,各行业、各地区200多家节能诊断服务机构为4400多家工业企业提供节能诊断服务,涉及总能耗约4.65亿吨标准煤,共提出节能改造措施7930项。预计节能量约为1400万吨标准煤,平均节能率约为3.0%。”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诊断建议落实为节能改造项目的转化率有待提高
虽然工业节能诊断预期效果显著,但需要在“开药”之后“按处方开药”,才能真正推动工业企业的绿色发展。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节能改造项目节能诊断建议的转化率有待提高。”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综合利用司负责人认为,部分工业企业改造资金不足、投资回收期长、担心生产稳定安全是诊断建议实施的主要障碍。
“节能就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了节约能源,有必要投入相应的资金进行改造,从而提高生产能力
2019年,公司为全国73家企业开展了节能诊断服务,根据3年内投资回收计划,提出了190多项可操作的节能管理和技术改造建议,如调整中央空调运行参数和优化控制、利用设备冷凝水余热等。"节能诊断认为确实能带来投资效益,企业的接受度明显较高."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扩大节能改造服务需要“开处方”和“开药”。“在依托‘供电能效服务’系统对14个行业2017年企业进行工业节能诊断的基础上,我们在钢铁、铸造、水泥等5个高耗能领域开展了总系统能源优化研究和试点项目建设。”国家电网公司市场部副主任刘季东认为,通过对企业的节能改造,不仅可以真正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而且可以在实践中充分验证节能诊断方案,更好地解决企业的节能问题。
加快实施节能诊断,更多政策措施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技术、服务和资金对接平台,努力满足工业企业节能改造的相关资金需求。以此平台为基础,形成由咨询、诊断、改造、评估组成的闭环节能服务体系,从而向更好的土地推广更专业的节能建议。
有企业建议将工业节能诊断转变为定期诊断
节能减排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随着整个行业对节能环保的需求不断增加,持续的节能改造将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受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素限制,许多企业的节能改造力度不够。”一位行业专家表示,节能诊断服务的引入弥补了企业节能人才和技术的不足,从长远来看,将有助于企业挖掘节能潜力,进一步提高工业能效。
如何更好地推广工业节能诊断服务,使其真正成为工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目前,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能效水平差距仍然很大。要通过区域阶梯和行业差异化原则,将节能诊断资源引导到节能基础薄弱、节能服务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行业倾向于扩大节能诊断服务的范围。”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组织为数千家工业企业提供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节能诊断服务机制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诊断服务机构的落实和工业企业的积极参与正在加快推进。
许多企业建议,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升级,工业节能诊断应转变为定期诊断,以探索新的节能空间,帮助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以更有针对性的方式将节能诊断服务机构、节能技术改造服务提供商和关键用能设备供应商联系起来。在企业自愿的前提下,推动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帮助企业将节能潜力转化为节能。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的实际好处。”节能与综合利用相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