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文化 >> 文章正文

张30年来最大的个展重新认识绘画

发布于:2020-11-08 被浏览:2895次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张个展:活动室”开幕式

张恩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呆了20多天,当他看到这些多年未见的作品时,他觉得好像突然遇到了一个很久没见的人。“他错过了自己的成长,感受到了社会的变化,”张黎恩在“移动的房间”展览开幕前告诉雅昌艺术网。

自11月7日起,张的个展《移动的房间》在上海当代艺术馆对外开放,此次展览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个展,展出了近30年来他艺术生涯各个阶段的100多幅绘画作品,占据了上海当代艺术馆三楼、五楼及室外延伸空间

对于张来说,这个回顾展只是艺术生涯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终点。“正好有个合适的机会,梳理一下30年的艺术轮廓。”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从现场展示来看,每个阶段的作品变化清晰,相互联系。入口是一幅关注90年代人物和生活问题的具象画。千年之后的静物画,以带有时间痕迹的“容器”为主,包括常见的烟盒、水桶、树木、线条、烟斗、篮球等,但张仍然通过它们来表现“肖像”。

此外,近年来,张为了分析记忆、挖掘潜意识,重新探索并创作了一批意象油画。

“张个展:活动室”场景:近期新作

这一年的疫情所造成的宁静而又不受干扰的环境,让张似乎又回到了他早年在14间平房里的创作状态。要考虑的最大问题是“这幅画什么时候能完成?”“反复做以前没有做过的实验,找到那些好东西,让我进入更好的状态,收获很多。”

因此,一些展出的新作品花了几个多月才完成。

“空间绘画”与“会动的房间”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动房”是疫情前本次展览策展人侯汉如设定的主题。

在张的理解中,“运动”是一种心理上无法把握事物的变化,就像他30年艺术生涯中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变化一样.尤其是今年突如其来的特殊经历,使他对“运动”有了更好的理解。

当然,正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馆长龚燕所介绍的,“搬家”只是一种现象,重要的是里面的人保持积极的探索和原始的力量。

从普通观众的角度来看,人们更容易从另一个侧面理解“搬家”的含义。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在展览中,张根据PSA建筑空间,在“空间绘画”中运用了更大的尺度和更新颖的材料,构建了一幅视觉上移动的画面。

“空间绘画”是张自2007年以来的创作理念,源于《古人何以作壁上观》,从而试图开启绘画的再发现。

当我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的《循环,没什么可看》双展上第一次尝试时,“我用绘画来重现以前的房子,突然感觉像有鬼附身了”,张回忆道。“空间绘画”的创作过程激发了张对平面绘画的理解。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痕迹”是张创作“空间绘画”的源头。“空间绘画”在这个展览空间里呈现在平面作品的展览区域之外,尤其是公共空间的三件作品和“石柱”系列空间绘画充分融入展厅,将隐藏在背后的“痕迹”放大到最直观的视觉。

所以,过去“物”是用来传递人的表观情感的,“迹”是用来含蓄地表达“空间绘画”中的物的存在。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有趣的是,这幅“空间画”是由无数纸箱搭建而成的私人空间,张可以随意在其中现场玩耍。如果从远处看,你会发现每一个方框都变成了画面中的一个网格,网格本身在他的作品中尤为常见。

“格子呢”实际上是张从最原始的绘画方法中不自觉地保留下来的一种绘画习惯:在铅笔画的网格上涂上一层薄薄的颜料,用来放大照片或素描中的图像。即使这些格子后来不需要放大,也变成了一种潜在的视觉,完全和绘画混为一谈。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自从有了网格,张的画就成了一种过程性的展示,不同的信息在画面中不断地叠加在一起,从而变得复杂而丰富。

人像是一种共性,而不是个体

“张个展:活动室”早期作品

20世纪90年代末,张大学毕业,到上海东华大学工作。当时他一个月只有100块钱,不能追求太多物质享受。“有稳定的工作,有很多空闲时间画画,很理想。”

张早期作品中的具象描写是对当时生活的不安感的一种理解,是一个时代的共性。

张,《二斤牛肉》,1993,布面油画,158 x 98 cm

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他热衷于观察身边的普通人和日常生活,在画布上记录日常的社会图景。在《二斤牛肉》和《屠夫》系列中,张恩用阴郁的背景和激动人心的笔触描绘了幸存下来的人粗糙的外表和麻木的心。

张,《吃 (三)》,2001,布面油画,220 x 200 cm

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在《小酒馆》、《吃》和《亲密》系列中,张捕捉到了经济生活突然繁荣后人们的社会状态和心理变化。戏剧性的餐桌下,充满张力的叙事,和芸芸众生,那个时代复杂而丰富的人性浮现出来。

这一时期的作品实际上是张最直接的“观察世界”的状态,他希望作品通过高度同情的主题引起观者的情感反应。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张,《水槽》,2006,布面油画,180180 cm

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水桶 1》,2007,布面油画,100 x 100 cm

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2000年后,张画了许多物件和许多空房间,但对他来说它们仍然是肖像。因为“事物是我们创造的,它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人性。”

张恩拔出这个物体,把它拟人化,成为一个非常强大的象征。因此,正如张所说,这么多年来吸引他的“一直是如何认识我们的生活,如何表达这些东西。”

张,《外科医生》,2020,布面油画

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张,《手艺人1》,2019-2020,纸上油画

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近年来,张对肖像的表达方式又发生了变化。在展厅名为《外科医生》、《手艺人》、《快递员》、《歌手》等等的新作中,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人像轮廓。张认为,“从肖像画开始,大多数人都想表现一个特定的人,但这种指向的手段被拿走了。人像其实是共性,不是个体。他们是一种代表,而不仅仅是某一个人。”

有感情的台词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在5楼展厅入口处,张恩利用空间绘画创作了一幅“线”作品,与展厅尾部的平面“线”系列相吻合。

张童年的书法和国画经历形成了他在画布上书写的线条。虽然他说作品“绝对不是用中国符号表达的”,但实际上他是通过线条把中国文化的核心隐藏在作品背后的。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在早期的肖像作品中,色彩鲜艳的颜色和灰暗的背景充满了情感和习俗。当张开始思考中西艺术的差异时,他率先把黑变成白,画面中的线条出现了,表现出一种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核。后来,《线》打破了张恩从生活中取材或依靠实物作参考的创作习惯,他开始画“心中的东西”。

于是,在尝试了纸箱、篮球、水桶等看似“无用”的东西后,“线”开始在作品中频繁出现。

“张个展:活动室”现场

张,《红管子和绿管子》,2013,布面油画,250 x 300 cm

照片由艺术家提供

他将日常景观中的情感线条简化、分离,变成与人的情感或某种符号相对应的节奏。“从我的画来看,你可以感受到线条的纠结,与它们对话。”

然而,无论是在绘画中表现空间,还是在“空间绘画”上的突破,张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平面绘画。“因为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我有机会不断发现新事物,重新认识用各种材料绘画。”

-结束-

标签: 房间 现场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