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生活 >> 文章正文

走路锻炼好处多,但走错易“伤身”!这4个雷区,可别踩

发布于:2020-10-18 被浏览:3578次
通过了解发现,行走和运动可以获得明显的好处,因为在行走和运动的过程中,下肢的循环速度加快,血液可以及时提供给身体需要的部位,是一种可以用来增强重要器官功能的运动方法。另外,坚持散步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抵抗力,管理好自己的身体,带来很多好处。但是,走路运动时不能闯入雷区,否则会越来越受伤。
1.饭后快走
在行走过程中,不宜追求快走行为,尤其是进食后,如果想通过行走促进肠道蠕动,消耗热量来控制体重,就要按照人的正常行走速度慢慢走,不要追求快走。
快走不亚于慢跑。这种走法强度更高。如果饭后走得快,可能会感到胃部疼痛,甚至在下肢循环速度过快时影响胃部的血液供应,不利于身体的正常消化。你不能踏上这个雷区。保持匀速行走,不要走得太快。
2.走了太久
长期走路是很多人都会有的误区。他们认为步行时间越长越好。他们可能会连续走一两个小时。如果一天走一万步,走的次数太多,关节磨损太久。
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关节,在行走和活动过程中不断磨损,退化的速度会加快。所以每天走路的时间要控制好,走路时间不能超过一个小时。另外,每天的步数要控制在6000步以内。
3.走路时弯腰
如果想通过走路来锻炼,也要挺直腰板,走路时抬头挺胸,保持腰椎挺直,这样才能有收获。很多人走路都觉得很放松,身体也不再有好的姿势。他们走路时容易变得松弛和弯腰驼背,这将影响腰椎的健康。长期驼背形成习惯,过度的腰椎弯曲加速其退化。
4.走路时跳
走路有很多好处,但是走路的时候不要跳啊跳。很多人走路不讲究合理的方法。匀速行走时,心肺可以协调,参与运动。
如果一直跳来跳去,除了膝关节压力大外,撞击力很容易影响关节在跳动过程中的加速磨损,也可能使心脏跳动过快。心脑血管疾病威胁健康的人,靠走路是收不到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