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墨留下一本增值势头强劲的书 ——进入古籍善本收藏
李时珍《本草纲目》第52卷(明代)
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本立堂刻本
何谓古籍善本
中国古籍专家李志忠说:“简单地说,这是一本好书。”珍贵的古代文献收藏统称为古籍善本。珍贵、稀有、精炼的古籍是“珍本”,包括书籍、雕版、书信、石碑、档案等。古籍善本收藏中,明清及以后时期的作品是主流。
珍本的本义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没有错误,没有文字的书。印刷术产生之前,书大多是写出来的。认真写下手稿或另一份手稿,与原手稿核对后,它将成为一份难得的手稿。唐以后出现雕版印刷,“版”的概念出现在书籍中。不同版本的书有不同的文献,不同的校勘,所以全本与残本、精本与劣本有区别;根据书籍版本的不同,古书与今书、孤儿书与复制品有所区别。从近几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来看,各大拍卖行的珍本市场已经涉及到书籍、书籍、书信等越来越多的其他品种,古籍珍本的定义也有了很大的拓展。
古籍善本的市场发展
早在1993年,我国古籍善本就开始进入拍卖市场,但无论是单本还是总本,其成交额仍低于其他品种。以中国卫报为例。2002年以前,古籍善本的成交额在每局500万元左右。海王村拍卖公司年营业额未超过1000万元。
随着中国拍卖市场的整体繁荣,2002年后,古籍善本的市场表现开始引起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在2002年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古籍善本特刊首次突破千万元。海王村拍卖公司紧随其后,年成交额从800多万元上升到1000多万元,再到1800多万元。以单本古籍为例,元刻《朱文公校昌黎老师集》于2000年在《中国卫报》上以209万元的价格售出。在2006年佳泰公司春季拍卖会上,此刻本创下308万元善本单次拍卖新纪录。不到六年,书就增加了近100万元,堪比瓷器和玉器。
2008年,金融危机下拍卖市场惨淡。但是中国嘉德拍卖公司2008年的稀有古籍拍卖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在166件拍卖物品中,有83件被售出。虽然50%的周转率略低,但1260万元的总周转率并不低。2009年《卫报》春季拍卖会,古籍特别珍本成交额超过1900万元。其中一组《陈独秀等致胡适信札》,被专家认为是一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的作品,给出了150-180万元的估价,最终这批信件以554.4万元的高价售出。更有意思的是,这组信件在被拍摄前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重视,并首次被国家优先购买权收购。这批珍贵的作品进入了国家文物局博物馆。
陈独秀来信
可以说,2002年以后,古籍善本市场,一方面在古籍善本的专项拍卖成交和成交记录上取得了新的成绩,另一方面,从事古籍拍卖的公司数量也成倍增长,北京从过去的三家增加到八九家,上海、天津、南京的古籍拍卖可以说是你一手策划的。关注古籍善本的收藏群体也在不断壮大,古籍善本被收藏者形容为“未开发的金矿”,价格也在稳步上涨。
古籍善本价值缘何稳步上扬
一、古籍的特点。古籍市场本身除了文化价值外,还有一个多品类、多层次的内部结构,如内府版、精刻版、印本、图画书、核定校本、红蓝印本、清代刻集、平装本、碑文等。不同的内容和类别有自己稳定的集合群体,从而提高整个市场的抗风险能力。此外,与其他历史遗迹相比,古籍善本中记录的历史更清晰,文化更直接,不像陶瓷和青铜器
油画一样需要反复考究、核查。在品鉴方面,古籍善本相对“平易近人”。
痰饮治效方二卷 (清)田宗汉撰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田氏家刻绿印本
其次,赝品少。古籍善本造假的技术要求很高,成本也很高。比如想要仿制一本明清刻本,一个工人一天只能刻几十个字,需要刻上两三年,才能制作出一本。且不说其成本远远高于拍卖价格,造假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古代文化常识,不然连看都看不懂,更谈不上造假。正因为此,市场上古籍善本的赝品相对较少。对于初涉者来说好上手,不容易买到假货。
再次,物以稀为贵。近年来,大众对古籍的价值认知逐渐在加深,收藏群体在逐渐扩大。但是由于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一个流通性较弱的小门类。而古籍市场中传统的投资者里文人学者占的比重较大,这是一个最具知识和理性的群体,他们对古籍的价值有高度的认同和深厚的情感,一直是古籍市场上的中坚力量。很多藏品到了藏家手中就不再出手,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日渐稀缺,再加上上述分析的古籍善本的文化价值和不易造假的特点,出现在市场上的重要文本和资料拍出高价格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物以稀为贵,货源量的减少和需求量的增加自然促成了古籍善本价格的稳步上升。
最后,潜在的升值预期。古籍善本在收藏品中类别和数量都是比较多的,应该是一种最大众、最高雅的收藏形式,更应该在传统的收藏项目中占很大比重,而今天的市场还没有达到这种情况,正处于价值挖掘的阶段。随着中国社会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因此很多人对古籍抱有一种理性的乐观和自信,相信古籍收藏会取得其历史上的应有地位,其市场价值会得到真正的体现。
古籍善本如何收藏
对于收藏者来说,首先需要了解不同古籍版本的收藏价值,才能从浩瀚的书海中挖掘出具有投资升值潜力的古籍。
如果您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建议您追随市场热点。从全国拍卖市场的成交情况来看,宋刻本、明刻本仍然是古籍善本板块的热点,尤其是那些经过历代藏家递藏,流传有序,并且经过重要藏书家批注、题跋的刻本继续受到了市场的追捧。此外,名人书札、信札也受到了藏家的青睐,其既有收藏价值,又能满足学术研究的需要,成为了古籍善本板块新的增长点。
如果您想从小额投入做起,建议您收藏善本,不是一定要盯着“古”,近代、现代的善本也有价值。只要表现特定历史事件的善本,都有价值。以往古籍善本藏家多半关注的是藏品的文物性价值,以时间远近判断拍品优劣。实际上,古籍善本的文献性价值也非常重要。一些时间并不久远,但可补重要史料的文献资料,也十分值得藏家珍藏。
小编码字不容易
喜欢就请点个【在看】吧
如转载请注明来源版权,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来源:东方文化杂志(ID:dfw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