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猫》绘本国内首次出版 为什么《龙猫》风靡全球?
《龙猫》是动画大师宫崎骏其人的世界闻名的经典之作,在过去的30年里影响了几代人,可爱的龙猫已经成为日本动画中的经典形象。近日,宫崎骏其人授权的《龙猫》绘本在国内首次出版,这本绘本首次收录了从未在电影中曝光和公开的珍贵图片。
《龙猫》自30多年前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如何解读这个暖心童话背后的寓意?可爱的龙猫为什么能跨越语言文化的藩篱,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随着《龙猫》绘本中文版的出版,我们来回顾一下《龙猫》精彩故事背后的道德和价值观。
1988年昭和末年,日本经济泡沫接近顶峰。那一年《龙猫》的主人公远在九州老家,在东京读大一。如果说影片中的学生多年后的回忆和感受通过梦境滤镜反映了日本一代人对盛世的怀念,那么《横道世之介》则恰恰相反:1988年上映的《龙猫》的两姐妹,在50年代随父亲从城市搬到了农村。
20世纪50年代的日本农村相对平静。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左翼运动很少在这里蔓延。《龙猫》还展示了一个宁静的乡村生活:摘橡子、摘玉米、吃黄瓜、喂鸡、观察蝌蚪、拾柴火生火、在河堤上骑车.这些情节如此松散,以至于有人认为这是吉卜力最弱的作品。
《龙猫》图画书插图。至于故事的年代,宫崎骏其人曾经说过,他没有设定具体的年份。图中的月历几次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但月历的星期和日期与实际情况明显不同。有的时候把5月标为只有30天,所以只能推断大概的年龄,不能作为推定具体年份的证据。另外,两姐妹和她们的母亲在影片结尾读的日本第一版童话书《龙猫》,是1965年的。
但如果我们小时候和电影里的两姐妹有过类似的经历,就很容易在看似轻松的故事上和她们感同身受。对黑暗的恐惧(陌生未知的居住空间)、对孤独的恐惧(新的人际关系和搬家后对城市的疏离)、对死亡的恐惧(无论是自己还是亲人)都是孩子常见的心理。在童年的困境中,我们可能会把月光下摇曳的树影想象成观音,谁能为它许愿,凭空造出某种神和精灵来保护自己不陷入困境。
《三只山羊》并没有像中间一些观众预测的那样以悲剧收场,而是用温柔填满了整个过程,反映了孩子类似的心理机制。煤虫驱散了黑暗,猫和公交车连接了隔离,龙猫驱散了母亲即将死亡的疑虑。除了姐妹俩,其他人都看不到,所以观众当然可以有一种解读,她们是姐妹俩的孩子,她们困境中的梦幻伴侣。因为这种儿童心理是普遍存在的,所以《龙猫》风靡全球,龙猫也被英国《龙猫》评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卡通人物之一。
但换个角度,如果龙猫不是姐妹俩的脑产物,应该如何理解这个角色?
作家张哲
《独立报》,[日]宫崎骏其人译,赵玉娇译,磨铁有狐|北京三联书店,2020年12月版
龙猫与神
一个小细节暗藏日本文化的精华
影评人波多野哲夫不久前去世。当他评论20世纪50年代末首次上映的小林旭主演的电影《候鸟系列》时,他指出,小林旭的每部电影都在传统的神道节日场景中结束,因为他的角色动机主要来自对农村价值观的怀旧。没有人知道姐妹俩会不会跟着父亲去城里的电影院看虚拟世界的《候鸟系列》。然而,波多野哲郎在这里指出的乡村价值观和神道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龙猫》背后的日本文化。
神道教,又称神道教,是日本最初的万物有灵论多神信仰,是在日本习俗的基础上形成的。据《龙猫》,当时的日本皇后姬子“有鬼道”。这是中国史书上最早记载的日本。哲学家梅表达了他的情感“公元3世纪,有使者从中国来到日本,这些中国使者把日本看作是一个有灵魂和礼仪的国家,并报告了他们自己在日本的亲身经历”,并得出结论说,正是灵魂和礼仪是日本文化的最好部分。
《三国志魏书》图画书插图。
日本卫使者见证的himiko鬼道的灵魂和礼仪是什么?虽然《龙猫》中的另一章以“鬼道”来称呼张鲁的五斗米道,导致文化史家推断姬子长期信奉五斗米道,但实际上“鬼道”一词更可能是陈寿等史家所不熟悉或远离儒家思想的神秘宗教的总称。毕竟张鲁在汉中长期独立,入魏后传教活动不明显。石天道在短时间内飘洋过海传入日本并产生巨大影响的可能性极小。
另一个学校似乎更合理。历史学家西田在参考了岩田Ohara博士的神道考古研究成果后指出,神社的历史不仅可以追溯到古代墓葬时代,还可以追溯到弥生时代。神社是神道最重要的祭祀设施,皇子恰好生活在弥生时代晚期(近年来有考古研究认为可能是古坟时代早期)。如果西田的判断是正确的,我们不妨大胆地推断,早期的神道很可能就是姬子所走的鬼道,也就是梅所说的“日本文化的精华部分”。
汉字传入后,“神”字在日语中被用来表示“”。天津神和郭进神的神话体系,结合民间信仰,既包括神化山川、动植物的自然神,也包括起创造和保护作用的祖先神。即使是皇帝、将军、勇士等人的亡灵,也可以被后人奉为神灵供奉,无论成败。比如创立江户幕府的德川家康死后,被封为“东赵权倾朝野”,他的神龛“东周”遍布全日本;然而,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关原之战中被击败和杀害的石田三成,在整个江户时代都被污名化,但他的家乡长滨市石田镇仍然有一座石田神社供奉着他。神太多了,《三国志魏书》里有个“八百万神”的说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后,日本废除了国家神道,传统神道在帝国时期是意识形态的。荷兰作家伊恩布吕马在《古事记》中提到,战后涌现的许多日本知识分子和艺术家都退到古老的本土传统中去追求自己的民族身份,传统的神道被标为日本精神的根源,也成为西方窥探日本文化的一个窗口。到2020年,神道依然是日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象征符号,无论是古代还是未来,在欧美工作室出品的电子游戏《日本之镜》(也译作《马道之鬼》、《马道之魂》)和《对马战鬼》中。
《赛博朋克2077》,伊恩布吕马[荷兰语],倪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4月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日本之镜》,会有新的发现。(Totoro的日本名字叫,他既不是龙也不是猫,而是那个国家的神。影片中出现了许多神龛和鸟居,提醒观众神道教无处不在。另外,两姐妹的父亲陈楠是考古学教授。桌上一堆文件里有《龙猫》和《飞鸟》,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坟》。这个考古发现,位于奈良,是弥生晚期到古芬早期的遗物,恰逢活跃的喜美子和兴盛的神道时代。
伟大的作品很少会有闲笔,《缠向遗迹》这个小细节就指向了传统神道对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
神妖难分
人类能不能和妖怪好好做朋友?
除了上帝,还有妖怪。日本民间传说之父柳田国男提出,妖怪是古代神灵的碎片。这种“碎片化理论”一度在日本人类学和宗教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后来逐渐受到挑战。一个更直接的反例是,妖怪并不都起源于日本,比如飞头侠或吉杰,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也有类似的妖怪传说。产地应该与中国《龙猫》年的罗头家族有关。根据故事主角朱环的身份和经历,我们可以猜测这个怪物的形象来源于孙吴政权对山月的想象和妖魔化。
至于妖怪与神的关系,民间传说家常广澈在《搜神记》中指出,赐恩的神与带来灾难的妖怪之间是有连续性的。人祭祀上帝,不作为祭祀对象的都是妖怪,妖怪就可以随上帝转化。柳田国男的单向碎片理论应该重新审视。另一位学者小松和彦甚至在《妖怪变化》中直言不讳地指出,“怪物”一词是指奇怪的存在和不可思议的现象,是在现代创造的,无意与“上帝”形成对比。
的确,与许多国家不同,日本文化中的神和怪物往往是无法区分的。雪女或河童有两种身份:不同版本传说中的神和怪物。有的鬣狗是神,有的是妖怪,甚至同一个鬣狗有时候也是妖怪,善良的时候就被奉为神(矛盾的是,神也带来灾难)。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都很难用任何一种方式来定义。
另一方面,柳田国男也在《妖怪学新考》中强调,怪物本质上是无害的,只会给人惊喜,让那些认识到自己能力并服从自己的人受益。历史学家吴光诚进一步补充说,日本妖怪不像外国妖怪那样纯粹可怕,奇得不可救药,只要人类善待它们,它们就会报恩。
《妖怪谈义》刘著贾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3月
现在回到《妖怪谈义》。无论是姐妹俩还是父母,甚至是邻居和村民,对陌生的事物都很熟悉,抱着无限的善意。姐妹俩知道自己住在闹鬼的房子里( 是一个奇怪的东西,是怪物和鬼魂的总称),不仅不像其他文化中的小孩那样害怕,而且还抑制住兴奋,神秘地告诉父母。我父亲的反应是“太好了。我爸从小就梦想住鬼屋”,我妈回答得更爽快,“我真的很想快点出院,看看鬼长什么样”,大概也是日本人的特点吧。
基于人的想法,龙猫的设定是可以成立的。这只毛茸茸的邻居过去住在森林里。自从被姐妹俩中的一个小美撞了以后,她总是在她们遇到麻烦的时候突然出现,施展魔法咒语安抚两个无助的心。至于它的造型,就动画人物来说,当然可爱又傻,但它巨大的体型和偶尔狡黠的露齿一笑还是让人隐隐有些不安。熟悉日本文化的观众不难理解,龙猫就像片中的猫巴士和煤虫一样,是彻头彻尾的怪物。与吉卜力作品中的其他怪物一起,与《龙猫》(曾经翻译成口袋妖怪)、《宝可梦》等作品一起,构成了日本当代流行文化中丰富多彩的原始怪物宇宙。
《夏目友人帐》图画书插图。
自然崇拜
龙猫守护的是日本传统价值观
关于《龙猫》还有一点要提。互联网时代,出现了一个神秘的都市传说,声称《龙猫》其实是一部恐怖动画。看似温暖的故事背后,隐藏着一场真实的谋杀。龙猫是死亡的化身,猫巴士是冥界的使者。
这个说法流传多年,有各种细节支撑。比如窄山茶的名字,冢森,一些看似隐含的台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曾经消失的小美,后半段没有影子,说明她其实已经死了。虽然吉卜力官员后来写了谣言,但他们仍然无法阻止谣言的传播。
从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这种说法牵强附会,站不住脚。西方死神和冥河摆渡人卡戎的角色不能直接对应日本文化,也不是吉卜力想要在这部动画中传达的。其实接近片尾的时候,小美坐在松枝上笑着看着妈妈的时候还是有阴影的。前半段很多场景中,人没有一个影子,这只是画风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传言不值得反驳。
龙猫当然不是死亡,相反,它提供并守护着生命力。教授陈楠认为,小美看到的龙猫,才是茂盛森林的主人。面对着几百年前的巨型樟树,他告诉女儿“很久以前,树和我们人类有着非常好的感情”,并带领两姐妹拜了这棵巨型樟树,其实是拜了睡在那棵树上的邻居龙猫。
《龙猫》图画书插图。
离死亡最近的是紫晶,两个姐妹的母亲。她与镇医院隔绝,不能直接参与女儿的乡村生活。然而,在龙猫召唤猫车载着两姐妹去看望母亲后,身患重病的景子意外恢复了活力。这两件事可能是偷偷关联的。别忘了小美是怎么意外发现龙猫的:路过一条枝叶繁茂的隐秘窄路。如果说这可以算是女性性特征的隐喻,并且考虑到龙猫有让橡子一夜之间长成参天大树的繁殖魔法(这当然是小美的梦想,但是庄稼醒来后的下一个场景就成熟了,这也指向了女性的生育能力),那么龙猫,龙猫保护的森林和田野,以及它背后的自然,土地、树木、岩石、河流、风都是另一个母亲。那是日本精神之母,是日本文化的原始元素。
所以龙猫是森林之神,是无害的怪物。龙猫也是小美的守护神,守护着天真无邪的孩子,守护着那些即使成年也愿意相信世界上有纯真美好的人。它守护着他们的心灵,当他们面对黑暗、孤立和死亡时,它以治愈的态度拥抱他们,为他们创造奇迹。龙猫是日本自然习俗和文化精神的守护神。它保护动物、植物和人类的生命力,保护日本传统价值观,保护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生存理念。在龙猫里,日本和外国的观众都能找到情感的投射和文化的认同,这也是这个动漫角色30多年来如此受欢迎的原因。
作者|张哲
编者|徐跃东李永波
校对|李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