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文化 >> 文章正文

桑大龙国墓地考古发掘

发布于:2020-12-21 被浏览:3438次

桑达龙果墓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赞达县北部香泉河北岸一级台地,西喜马拉雅山北麓。扎达县西与印度接壤,西北与新疆接壤,东南与尼泊尔接壤,平均海拔4000多米,属于高原次寒区的干旱气候区。

扎达土林地貌

墓以湖泊沉积形成的桑达沟谷地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墓地东西长2000多米,南北宽500多米,北高地势,低海拔3700米。桑大龙果是藏语Sangsdar Lungmo的音译,意为“桑大沟口”。

桑达沟(从南到北)

详细信息

桑大龙果墓分为土洞墓和石桥墓。根据土洞墓的整体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A型单室土洞墓、B型哑铃型双室土洞墓、C型单室无墓道土洞墓、D型双墓道单墓土洞墓。石墩墓是用大石头砌成一个有垂直孔的方形墓室,墓室底部铺设细沙石进行修整。

桑大龙果东区发掘航拍照片

随葬品可分为四类:石板、草编、木板和箱形木棺。埋葬方式有四种:单葬、双葬、多人葬和二次葬。埋葬姿势可分为三种:屈膝蹲、屈膝侧卧、分尸埋葬,部分骨骼用纺织品包裹。出土文物种类繁多,有陶器、青铜器、木器、卡环、石器、铁器、草编、纺织品、金饰、金饰、佛珠、木俑、兽骨、人骨、木棺等。

ZSEM26:213-1

Zsem 26: 147木制小雕像

Zsem 29: 78金表面装饰

2018 zsem 6: 29双耳瓶

2019 zsem 29: 1双耳大口底罐

根据碳十四年代测定,桑大龙果墓地从公元前366年延续到公元668年,历时1000年。这一千年间,桑大龙果墓地呈现出不同时期的考古文化特征,并留下了从西藏西、东、南、中、中原地区传播考古文化的痕迹。也反映了西藏西部早期文明的起源和早期政治实体的萌芽。同时也是探索西藏西部早期丧葬习俗最系统的墓葬材料。

拍照 修复 …

挖掘,搬运石头

出土文物的修复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标签: 桑达 西藏 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