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文化 >> 文章正文

徐诞辰90周年:“考古的良心”与敢言的坚定

发布于:2020-12-16 被浏览:3409次

2020年是著名考古学家许(1930-2011)的90岁生日。在原国家文物局专家顾问团中,许曾被文化保护人士称为坚定的“保护主义者”。他在文化保护领域一直坚持并高喊“经济建设要让位于遗产保护”。一直受到文物界的好评。“徐老师敢说敢坚持。”他死后被称为“考古良心”。

近日,“纪念许诞辰90周年暨出版二本文集座谈会”在山西大学召开。全国各地的文化专家学者就许的宋元考古学科体系、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总结与展望、许的两部文集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徐,山东招远人,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1956年加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曾任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考古学会主席,长期担任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考古学科规划组组长,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他主要从事中国历史时期的考古研究,在中国古代城市、宋元考古研究、汉代简牍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曾主持北京金洞渡、元大都、唐宋扬州城、杭州南宋临安城的考古发掘工作。在河南安阳高希角墓是否为曹操墓的争论中,许方平在当时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公开表示怀疑。

2011年5月22日,许方平老师因病在京去世。

许(1930-2011)老师,作为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许生前致力于文物保护工作,曾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特别是北京老城的保护发表过自己的见解。

“60年来,徐先生为祖国的考古事业和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新时期城市化进程中,徐老师力主处理好建设与保护的关系,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体现了可贵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在学术研究和道德作风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董包华曾说。

一些文物界人士回忆说,更多的人知道许方平,是因为他在文物保护领域的坚持和强烈抗议。他的“经济建设要让位于遗产保护”、“任何情况下保护都是第一位的”等鲜明观点得到了文化保护界的称赞。”徐老师敢于直言,更加坚持。如果中国的文化保护圈想列个阵型,老师就是值得一冲的。有一次,有个部长主持专家会议,讲保护的成果,然后请专家发言。全场鸦雀无声,徐老师率先打破沉默。他说,谈问题不如谈成绩。我们犯了太多错误,吸取了太多痛苦的教训。我来开会不是为了夸我的成绩,主要是谈问题。虽然有些话很难听,但我还是想说,总结教训是最大的成就。面对城市遗产的破坏,老师们总是毫不犹豫地站出来。”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所许老师曾在纪念文章中说:“许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考古学家,一位优秀的考古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一位优秀的学生。当整个社会被“创新、前瞻”的价值观所包围时,许方平先生是为数不多的敢于回首的杰出而独立的人。——梳理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建立历程、杰出人物的思想及其贡献,并以此回顾了今天的工作。他反复重申他的先辈们的基本思想,——,这是他作为一个优秀学生的方式,向后来的学者传教是他的职责。在这个到处都是大师的时代,许这个当了一辈子学生的老师突然去世,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面对最基本的学术观念、道德、规范、良心,我们能像他一样上交合格的答案吗?”

北京元大都教师许生前留下了丰富的学术著作。其中,徐的两部选集是上海古籍出版社和北京联合出版社近年出版的。

2012年至201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徐苹芳老师纪念文集》、《徐苹芳文集》、《明清北京城图》、《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中国城市考古学论集》(共五卷);《丝绸之路考古论集》有《考古剩语》、《徐苹芳北京文献整理系列》、《永乐大典本顺天府志(残本)》四种,2017年由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

《辽金蒙古时期燕京史料编年元大都创建史料编年》

《辽金行记九种辑本揽辔录》徐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12日,由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委员会主办,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化学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承办的“纪念徐诞辰90周年暨两本文集出版发行”在山西大学举行。全国各地的文化专家学者都把目光投向了许方平和宋元考古学科体系。

据《山西晚报》报道,在这次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学者缅怀了许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成就,尤其是在中国古代城市、宋元考古研究方面的成就,为广大文化工作者树立了标杆。

杭州博物馆研究馆员杜正贤回忆起许对杭州临安考古的高度重视和指导。当时,临安市以杭州旧城改造为契机,迎来了许多重要的考古发现。许方平每年都要去杭州一两次,有时还会呆很久。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盖志勇还回忆了许对袁尚都考古和遗产利用的帮助和指导。

许方平老师也是一位传教士,以她开放无私的胸怀和真诚的人格,一代又一代地培养和教导学生。除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担任博士生导师外,许方平先生还在北京大学担任客座导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提供课程。此外,他们还招收吉林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的博士生。

李梅田教授、王光耀研究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阁研究馆员、浙江大学副教授等在北大任教期间,都谈到了许一丝不苟的学术精神和风采。南开大学滕明宇教授、彭教授、袁教授分别回忆了许在吉林大学和南开大学招收博士生的过程,以及对这两所大学学科建设的帮助。

在座谈会上,许方平先生坦诚相见。他死后,很多媒体发表文章悼念他,也有媒体称他为“考古界的良心”。座谈会上,李梅田教授、秦大书教授、李志荣副教授等多位学者讲述了许方平先生为保护北京和文化遗产所付出的心血。许方平的社会责任感将被后人铭记。

与会者表示,对于教师来说,最好的纪念就是走教师的原路,继承他们的事业。座谈会上,中国考古学会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主任董新林研究员介绍了2015年成立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以来的学术活动和今后的工作规划。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黄鑫、巨鹿宋城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王占强介绍了巨鹿宋城考古工作和研究的新成果。代表们还参观了山西大学云冈研究所和挖掘出的晋阳古城。

座谈会上,不少学者提到许书房挂的一幅老师手书,上面写着:后来在许的追悼会上被用作对联:徐老师追悼会上的另一幅挽联是的

(本文基于相关学者回忆文章和《山西晚报》、《The Paper》、《中国新闻社报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