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生活 >> 文章正文

喝茶的最高阶段应该喝什么茶?

发布于:2020-12-13 被浏览:2866次

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想法。有人称之为境界,但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境界。著名学者王国维用古诗描述人生的三种境界,即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枯树”。一个人去高楼,看天涯”,第二个境界是“衣服越来越宽,永不后悔,人会为伊憔悴”,第三个境界是“大众找他几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已在昏黄的灯光下。”。

第一境界的诗,出自北宋文学家、著名诗人晏殊的《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一个人在高楼里看世界是一种怎样的感受?登高望远容易感到迷茫和孤独。有一种前路漫漫不知道怎么走的感觉。也是一种孤独感。就像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常常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没有目标和方向,很无助,很孤独。

第二境界的诗,出自北宋婉约派诗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这时,人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和目的,并为之努力。虽然他们经历了很多磨难,但他们会一直坚持下去。就像那些在社会上奋斗了几年的年轻人,虽然苦,但有坚定的目标,能咬牙坚持下去。

第三境界的诗出自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个时候,大部分人已经站在了成功的尽头,或者说已经非常接近了终点,但也有一些人并不是很开心,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意图,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战。就像在社会上摸索多年的“年轻人”。这些不再年轻的年轻人虽然有所收获,但并不快乐。

因为有些人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意图,可能只是专注于赚钱而忽略了周围人的感受,太自私了。这首诗就是让大家放慢脚步,回头看看自己最初的意图是什么,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而不是为了MoMo一家。

这是人生的三个境界,每个阶段的想法都不一样,可能到了一定年纪就明白了。刚开始大家都是懵懂的新人,难免会迷茫。就像初入茶圈的人,刚开始很迷茫,不知道喝什么茶。当你找到适合自己的茶,开始学习茶学知识和茶文化,喝茶就变得很简单,很享受。

然而后来,一些人逐渐迷失了方向,去追求所谓的高价茶、陈年茶、大师茶等等。再比如只喝贵的不喝好的,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不在乎茶的味道,只在乎面子,认为贵的茶就是面子。以上都丢了,都是不正当的喝茶方式。

喝茶的初衷在于茶,而不是面子和价值。我们想通过喝茶而不是喝茶来陶冶情操,是为了身材高挑,自给自足。这些都变味了。

离家近一点,喝茶的最高境界并不在乎喝什么茶,而是你现在处于什么境界,所以和茶无关。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白茶还是红茶,有区别吗?茶和茶没有绝对的区别,茶和茶的区别在于人的心态和状态。

茶是分等级的,但不是绝对高级的。春茶秋茶值得喜爱。如果能接受喜欢,在你眼里不就是好茶吗?不是说喝绿茶的都是水平高的人,喝红茶的都是水平高的人。

虽然茶圈里有鄙视链,比如喝六种茶的鄙视喝花茶的,喝红茶的鄙视喝绿茶的,喝岩茶的鄙视喝铁观音的,喝绿茶的鄙视喝普洱茶的,等等,甚至同一种茶也有鄙视链,比如喝普洱老树混普洱的,喝混茶的鄙视喝台湾茶的。

其实鄙视链不应该存在。喝茶的时候不应该有那么多戾气。必须分高低贵贱,鄙视归鄙视。这些人不是想证明自己认可的茶有多好,而是想证明自己的眼睛有多好,口味有多独特。

说白了就是利己,不喝自己认可的茶的人会鄙视。这些人的做法不利于茶圈的健康,会让茶圈烟雾缭绕,给人一种“你的圈子真乱”的样子。

总之,喝茶的最高境界不在于茶,而在于个人境界和涵养。茶需要多样化,有好喝的,也有难喝的,才有味道。没必要讽刺鄙视自己喝不了的茶,也没必要吹嘘自己有胃口的茶。认为地位最高的人就应该喝这种茶,未免太自负了。

正文|小站茶馆(专注高质量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

更精彩的茶学知识,欢迎关注【小站茶馆】

标签: 境界 自己的 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