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肘部外侧韧带损伤?训练时需要注意什么?
预防要点:如果肘关节屈肌、腕关节屈肌或内旋肌过紧,需要先放松这些肌肉,恢复肘关节和腕关节运动的正常角度,可以减少肘关节损伤的机会
培训重点:
(1)训练近端关节的稳定性
(2)训练俯仰加速度的肌肉协调性
(3)训练远端的控制
预防方法:放松和训练
(1)放松肘部韧带损伤的前兆:肘部和腕关节活动度变差,肌肉需要放松
1.肘部伸展角度恶化(屈曲挛缩)
研究:对40名健康的棒球运动员,发现肘部柔韧性收缩的角度平均为5度。
研究:赛季开始前,33名投掷运动员发现肘关节伸直角度减少7度左右,肘关节弯曲减少5.5度左右。
2.肘部外翻角度变大(肘外翻)
3.腕屈肌挛缩:因为腕屈肌太紧
4.手腕内旋挛缩:因为手腕内旋肌肉太紧
下图为干针放松前:手腕外旋角度受限
下图为干针放松后,手腕外旋角度增大
总结:如果肘部屈肌、腕部屈肌或内旋肌过紧,需要放松这些肌肉,恢复肘部与腕部正常的运动角度,可以降低肘部受伤的概率。
(2)培训
普通训练的三个重要概念:
(1) 训练近端关节稳定度,避免远端关节受力过度
当近端关节稳定时,远端关节很可能是稳定的。投球时,如果近端关节不稳定,晃动会随着关节一个个散开。程度越不稳定,远端关节就会越大,就像双节棍的关节一样,承受着被扔掉的力量。远端关节晃动越多,晃动力越大,不仅会造成关节韧带损伤,还会降低球速。
以下是近端关节稳定性训练的几个示范动作:
(2) 训练投球加速动作的肌肉协调性,避免利用姿势代偿
在正确的投球动作下,利用肌肉力量和重心的变化来加速,利用筋膜连接的张力将这些力量顺利传递到手中的球上,这样就不容易受伤。有些球员会走捷径,用奇怪的投球姿势来提高球速。这些奇怪的姿势,无非就是偷偷的把关节拉长,或者把力臂拉长。如果这样增加球速,关节会承受更大的力,容易撕裂关节韧带。
大部分动作协调的训练都是依靠投球技术教练的指导。但在训练中,也可以用药球设计一些模拟投球动作,分段拆解投掷力的动作,或者组合动作进行训练,可以最大化身体各段的力量,组合各段的力量。这一部分提到了《麦克波洛特功能训练圣经》中很多这样的转身投球训练动作,非常适合训练转身力量不足和转身。
(3)训练肢体远端的控制力,延伸到最大活动范围时仍能轻松发挥力量
当手臂伸展到最长的状态时,远端肌肉也能随时有良好的立即收缩能力。比如训练手腕屈肌,在手臂伸展到最长,肘部外翻,手腕向后弯曲到极限的时候,仍然可以很容易的收缩发力,因为如果你不习惯这种状态下发力,身体就会试图以更摆动的方式把前臂拉回身体前方,这就要依靠韧带的张力。当然容易造成关节韧带损伤,这种关节最大活动范围的发力训练,其实很接近日本专家提出的初始负荷训练的概念。这个训练非常强调在肌肉伸展到最长,关节角度拉到最大的情况下的肌肉收缩训练。
动作设计:当四肢伸展到末端时,可以使用弹性带来强调手指和手腕对球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