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快讯 >> 文章正文

龙江农村供销平台:供销合作社71年数字“重塑”探索

发布于:2021-02-08 被浏览:3857次

8: 30,我们省木兰县五棵树村的村民周拿着一个“钉子”蹦出一条关于玉米市场的消息,当天就可以看到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数百个地区的玉米价格。逛玉米市场是周最近每天的必修课。

龙江乡村供销平台的钉钉工作台界面 (1).jpg

周用手机把玉米市场钉在龙江农村供销平台上。

原来,两个月前,年近50的周在供销社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美甲APP加入了“龙江农村供销平台”。平日里,他不仅可以在平台上了解土地流转信息和粮食买卖价格,还可以直接购买化肥、种子等农资,听农业专家的网上讲座。连米、面、油都可以在这里买到。“反正我的印象是,以前的供销社能提供的服务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只是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不用出门,更不用进城了。打开手机就可以了。”该平台位于周东青口,是黑龙江省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省供销合作社)为激活供销系统,更好地服务“三农”,依托数字技术整合电子商务、信息和社会互动而搭建的“超级平台”。

走过71年的困境与抉择

1949年,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省级供销合作社——黑龙江省供销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省级供销合作社)。

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眼中的“百货商店”,在沟通城乡物质交流、活跃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那时候好的东西都在供销社。”周回忆说,农村最热闹的地方是供销社,在供销社工作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针线脑、烟酒副食、日用杂品都是凭票供应,农民种地用的农药化肥也要在供销社购买。供销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庞大完善的五级网络,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和村庄。“邮政和银行只布局到乡镇一级。纵观全国,供销合作社是唯一能把服务网络沉到村里的组织。它是最基本的涉农单位,开辟了与农村相连的“最后一公里”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被召回。

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由于供销社管理体制僵化,竞争优势越来越少,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逐渐淡出普通人的视野。直到2015年,国家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要求供销合作社更好地履行服务农业的职责;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合作社转型,紧密联系农民利益;只有增强服务三农的综合实力,供销社工作才能迎来新的转机。“正是因为供销合作社具有‘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相对完整、业务网络相对健全、服务功能相对完善’的特点,所以被定位为农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有望服务于‘三农’。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找到自己的新价值,成为全国各级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命题。”省级供销社认识到,只有依靠数字技术构建创新平台,从提供单一线下服务到线上线下整合,所有农业服务资源都被整合到数字平台中,成为“三网融合”

提供综合服务的新纽带,才能重新回归农民视野,重振风采。

建设数字平台 激活供销体系

“开放办社才是新型供销社。”按照这一思路,成立龙江乡村供销平台的想法呼之欲出:基于数字技术,激活供销体系,将供销社系统内外的相关企业等为农服务机构嵌入进去,将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及经营的组织及个人有效对接和组织起来,并结合淘宝和天猫等电子商务、普惠金融相关服务,让“龙江乡村供销平台”成为服务三农群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打造出供销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带着愈发清晰的具体目标,省供销社找到钉钉,着手打造集电商、资讯、社交于一体的服务“三农”的“超级平台”。

平台搭建的第一步,就是先把人和资源拉上来。钉钉为省供销社搭建了线上组织架构,贯通省、市、县、乡、村五级同层及社属企业机构,一键直达联系人。目前,全省各级供销社及子公司近4000人都活跃在供销钉钉平台上。供销集团及下属企业、各级供销社联合社及其他相关机构也在陆续加入,形成高效协同的沟通网络。

龙江乡村供销平台的钉钉工作台界面 (2).jpg

龙江乡村供销平台的钉钉工作台界面。

记者了解到,目前龙江乡村供销平台上设置了八大板块,承载了农资下行、农产品上行、农技服务、金融服务、原粮服务、电商培训、再生资源回收、农牧服务等功能,其他应用的搭建也正在试点地区逐步展开。周东庆和他所在的合作社,正是数字平台的第一批实验者和受益者。

整合各路资源 重塑基层网络

兰西县是省供销社开展数字供销转型的第一批试点地区。2019年,邱显瑞接任兰西县供销社主任时,全社不足十人,办公楼四年没供暖,供销乡村驻点网络也已接近“瘫痪”。“没有仓库、物流落后、基层网点缺失——没钱没人没资源,几乎是个空壳子。”邱显瑞回忆。

如何利用好数字平台,重新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邱显瑞先找到农业银行“搭伙”,把POS机装到各村的超市里,村民能直接刷卡买东西,买满30元立减10元,这些超市也自然成了村级供销社指定网点之一。有了“基地”自然就有了流量,有需求的农户开始在龙江乡村供销平台下单,平台直接送货到网点,方便农户取货。

为更好地与电商接轨,兰西县供销社还打造了一个“跨界合作”的物流仓储基地。先是与中通、圆通、百世汇通三家快递公司达成协议,将快递统一送到基地分拣,合并派送。同时将供销社在村屯的网点变为再生资源回收点,以旧物换商品的形式回收村屯再生资源,增加村民收入。“过去采购员需要到村屯挨家挨户收集物资需求,现在有了钉钉上的小程序,村民可以随时上传自己的采购、售卖需求。我们基于数字化技术对这些诉求进行响应和分发,就可以实现物流网络‘一网多用’。一趟车又能送货、又能回收‘废品’,再也不空跑,县城人、货、场间的周转速度提高了几倍。”物流仓储基地的徐东告诉记者。

杨永泽是兰西县里最大超市的经营者,他告诉记者,以前超市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营业额能有5万元,最差的时候降到不足1万元。“人都走光了,以前村里180多户500多人,现在只剩下136人。”如今,随着杨永泽超市后面1000多平方米仓库被纳为兰西县供销社基层网点之一,超市也成了全县农产品上行下行的集散地,营业额在逐步攀升。

杨永泽经营的超市,兰西供销社基层网点之一.jpg

杨永泽经营的超市,兰西供销社基层网点之一。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兰西县供销社整合各路资源,在数字化工具的支持下恢复了17个乡级供销社、118个村级供销社,网点覆盖率达到了100%。

“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把传统供销嫁接到数字供销里。”邱显瑞说,兰西县盛产筋饼、小笨鸡、大鹅、粘豆包、干菜,现在他天天都在琢磨,如何能通过龙江乡村供销平台,进一步打通电商链路和物流网络,将这些农产品包装为统一品牌商品,卖到全国。除了把线下服务板块和服务流程复制到供销钉钉平台上,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字化思维,遇到问题多想想如何用数字化工具来提升效率。

标签: 供销社 供销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