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快讯 >> 文章正文

龙江农村供销平台:供销合作社71年数字“重塑”探索

发布于:2021-01-01 被浏览:3737次

8: 30,我们省木兰县五棵树村的村民周拿着一个“钉子”蹦出一条关于玉米市场的消息,当天就可以看到黑龙江省乃至全国数百个地区的玉米价格。逛玉米市场是周最近每天的必修课。

龙江乡村供销平台的钉钉工作台界面 (1).jpg

周用手机把玉米市场钉在龙江农村供销平台上。

原来,两个月前,年近50的周在供销社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通过美甲APP加入了“龙江农村供销平台”。平日里,他不仅可以在平台上了解土地流转信息和粮食买卖价格,还可以直接购买化肥、种子等农资,听农业专家的网上讲座。连米、面、油都可以在这里买到。“反正我的印象是,以前的供销社能提供的服务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实现,只是和以前不一样了。——现在不用出门,更不用进城了。打开手机就可以了。”该平台位于周东青口,是黑龙江省供销合作总社(以下简称省供销合作社)为激活供销系统,更好地服务“三农”,依托数字技术整合电子商务、信息和社会互动而搭建的“超级平台”。

走过71年的困境与抉择

1949年,在广袤的黑土地上,中国诞生了第一个省级供销合作社——黑龙江省供销合作联社(以下简称省级供销合作社)。

在计划经济时代,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眼中的“百货商店”,在沟通城乡物质交流、活跃农村经济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那时候好的东西都在供销社。”周回忆说,农村最热闹的地方是供销社,在供销社工作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针线脑、烟酒副食、日用杂品都是凭票供应,农民种地用的农药化肥也要在供销社购买。供销社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庞大完善的五级网络,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和村庄。“邮政和银行只布局到乡镇一级。纵观全国,供销合作社是唯一能把服务网络沉到村里的组织。它是最基本的涉农单位,开辟了与农村相连的“最后一公里”省供销合作社工作人员被召回。

但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由于供销社管理体制僵化,竞争优势越来越少,市场份额不断被侵蚀,逐渐淡出普通人的视野。直到2015年,国家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要求供销合作社更好地履行服务农业的职责;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合作社转型,紧密联系农民利益;只有增强服务三农的综合实力,供销社工作才能迎来新的转机。“正是因为供销合作社具有‘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组织体系相对完整、业务网络相对健全、服务功能相对完善’的特点,所以被定位为农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有望服务于‘三农’。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找到自己的新价值,成为全国各级供销合作社面临的新命题。”省级供销合作社认识到,只有依靠数字技术构建创新平台,从提供单一线下服务到整合线上线下服务,将所有服务农业的资源整合到数字平台上,才能回归

"开社是一种新型的供销合作社."按照这个思路,搭建龙江农村供销平台的思路就应运而生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激活供销系统,将供销合作社系统内外的相关企业嵌入为农业服务机构,有效连接和组织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将淘宝、天猫等电商服务与普惠金融相结合, 使龙江农村供销平台成为服务三农的综合服务平台,为供销数字化转型创造标杆。 省级供销社明确了具体目标,找到了钉子,着手建设一个集电子商务、信息和社会化为一体的“超级平台”,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搭建平台的第一步是先把人和资源拉上来。钉钉已经为省供销社建立了线上组织架构,贯穿省、市、县、乡、村一级和社会企业,一键直接联系。目前全省各级供销社及下属机构近4000人活跃在供销社钉钉平台。供销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各级供销合作社等相关机构也纷纷加入,形成了高效、协调的沟通网络。

龙江乡村供销平台的钉钉工作台界面 (2).jpg

龙江农村供销平台钉工作台界面。

记者了解到,目前龙江农村供销平台共有八个板块,分别承担农业资源下行、农产品上行、农业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原粮服务、电子商务培训、再生资源回收、农牧业服务等功能。其他应用的建设正在试点地区逐步进行。周东清河合作社是数字平台的首批实验者和受益者。

建设数字平台 激活供销体系

兰溪县是第一批省级供销合作社进行数字化供销转型的试点地区。2019年邱先瑞接任兰溪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时,整个合作社不到十人,办公楼四年没有供暖,农村供销停滞网接近“瘫痪”。“没有仓库,物流落后,基层网点缺失。——没钱,没人没资源,几乎是空壳。”邱宪瑞回忆道。

如何利用好数字平台,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作用?邱先瑞首先找了农行做“合伙人”,在各个村的超市放POS机。村民可以直接刷卡买东西,30元买10元。这些超市自然成为村级供销社的指定网点之一。有了“基地”,自然会有流量。有需求的农民开始在龙江农村供销平台下单,平台直接发货到网点,方便农民提货。

为了更好的与电子商务融合,兰溪县供销社还建设了“跨境合作”的物流仓储基地。首先,我们与中通、童渊和百世汇通达成协议,将快递送到基地进行分拣和联合配送。同时,将村内供销社网点变为再生资源回收点,以旧货换商品的形式回收村内再生资源,增加村民收入。“过去,买家要挨家挨户地去村里收集物资需求。现在钉上一个小程序,村民可以随时上传自己的购销需求。通过基于数字技术对这些需求进行响应和分配,可以实现物流网络的“一网多用”。汽车可以送货和回收“废品”,永远不会空着跑。全县人货田周转率提高了好几倍。”物流仓储基地的徐东告诉记者。

杨永泽是歌剧

"我们一直在研究如何将传统的供销方式移植到数字供销中去."邱先瑞说,兰溪县盛产面筋面包、小笨鸡、大雁、粘豆袋和干菜。现在他每天都在思考如何通过龙江农村供销平台进一步开拓电商环节和物流网络,把这些农产品包装成统一品牌的商品销往全国。除了把线下服务板块和服务流程复制到供销钉钉平台,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字化思维,思考遇到问题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提高效率。

标签: 供销社 供销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