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区平房区:“链长制”打开了阻滞点 理顺了产业循环
“得益于行业的‘链长制’,帮助我们解决了100多个问题,加快了企业恢复生产。”一汽哈尔滨轻型车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郡华激动地说,一汽哈尔滨轻型车有限公司停产六年,三四年才恢复生产。在省、市、区政府的帮助下,特别是在哈尔滨汽车特级班和哈尔滨新区平房区工业“链长制”的帮助下,企业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复产。
强化链条保证成长,补充链条培育新机器。年初以来,为了促进重点产业整个产业链的协调互动发展,平房区创新引入了产业“链长制”,旨在通过平滑产业周期,帮助区域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同频共振——产业链协同复工
从产业运行数据来看,截至11月,哈尔滨新区平房区规模以上产业同比增长10%,十大产业链中有七个实现正增长。其中,汽车产业链同比增长32.7%,比一季度增长41.8个百分点;航空产业链同比增长17.4%,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特色装备制造业产业链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提高20.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明显反弹。而这一成就,离不开创新的产业“链长体系”。
走进中国航空发展公司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的记者看到,它正在24小时生产。在企业复工之初,上下游产业链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失败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山寨区了解了企业的困难后,要求企业列出上下游连锁企业。名单中有9家核心企业,政府服务团队逐一对接,积极帮助解决问题。几天后,9家企业同步复工。航发东安复工当月实现产值3亿元,同比逆势增长30%。
“制造企业产业链长,配套环节多。如果不能实现上下游企业的‘同频共振’,就很难保证产业链的完整运行。”哈尔滨市委常委、哈尔滨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平房区委书记刘兴格说。
据了解,为了加快区域产业发展,今年年初,平房区在现有产业基础上,整合可能形成连锁发展的企业,选择汽车、航空、特种设备制造、新材料等“九产一区”作为产业主方向。行业“链长制”全面推行,以专队加专班的形式制作了一套组合券,即区领导、专班、专家,区级领导负责链条,开展产业链保险;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重点,统筹研究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通过保持增长与壮大产业、保持产业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对整个产业链进行各种因素的研究、协调和保障,全程跟踪,探索促进整个产业链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一汽哈克总装厂。
助企纾困——打通产业发展“堵点”
在一汽哈尔滨轻型车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工人们正忙着工作,看着新装配的轻型卡车缓缓驶下生产线,王郡华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今年,省市政府部门积极与中国一汽联系,帮助一汽哈克解决了许多遗留问题
据了解,目前,该区已清理出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150多个问题。并通过现场办公和专题会议协调等方式积极推动和解决。其中,汽车产业链围绕“62n”确定了工作方向,保留了两个整车生产资质;航空产业链建立区域工厂合作机制,开展“小核心大合作”,积极推进哈飞机场开放,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航空产业一体化发展;积极争取各级支持,规划部、省、市、区建设千亿级产业集群;特色装备制造产业链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等重点企业为主,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新兴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健康大产业链依托区域内医药公司,积极构建医疗、养老、体育、医药、保健食品五大产业的“32”产业体系。
政府搭台——“链”上迎来大发展
“链条”不仅可以解决企业问题,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大发展。平房区企业哈尔滨腾迈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是五轴多旋翼无人机和特种涡喷发动机,在同行业技术上遥遥领先,已申请专利,市场竞争力很强。但是企业没有承接大规模订单的生产能力,所以要求区政府支持。在航空产业链的长链下,企业迅速与区域内央企达成合作意向。
目前腾迈航空70%的零部件在区域内配套,降低成本30%,开创了大型央企配套私企的先例,今年预计产值5000万元。
据了解,平房区工业经济的总体规模和增长率处于全市前列,工业门类覆盖全省工业的85%以上,是全省工业体系最完善、工业集中度最高的地区。为解决“隔街相见”问题,区内积极搭建企业合作交流平台,举办了7场各行业“早餐会”和2场行业运营大会。其中,汽车产业链针对顺元机械公司因订单增加产能的问题,多渠道对接区域内配套企业,协调专业设备采购扩大生产,产值预计增长40%以上;食品产业链在该地区正阳物流园区为一手店、旺旺食品、北大荒豆制品等8家食品生产企业设立了促销活动区,帮助企业利用节假日期间人们购物需求的有利时机扩大销售。
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调发展,山寨区正式上线《哈经开区、平房区产业链创新发展政策措施》,可对产值首次超过100亿元的企业奖励高达200万元,区域内扶持金额同比增长5%;重点支持区域内产业链上下游采购的企业,最高可奖励500万元.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企业发展活力迅速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