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快讯 >> 文章正文

1486名党员干部帮助98个贫困村脱贫 ——名税务人员脱贫

发布于:2020-12-22 被浏览:2754次

近年来,全省税务系统始终把帮助群众脱贫的任务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派出税务干部开展有针对性的扶贫和产业帮扶,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全省税务系统面临困难,努力工作,充分发挥税收职能,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解决贫困人口的实际困难,在促进工业扶贫中发挥积极作用,为反贫困做出贡献。

截至目前,全省税务系统共有1486名党员干部参与扶贫工作,100名党员干部担任了扶村“第一书记”,共建党支部72个。五县98个扶贫贫困村都实现了扶贫目标,脱贫工作成效显著。

落实优惠政策减负担

全省税务机关认真落实异地扶贫搬迁、扶贫捐赠等税收优惠政策。并实施了《支持脱贫攻坚税收优惠政策指引》,在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相关产业发展、激发贫困地区创业和就业活力、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组织推广。

微信图片_20201109101837.jpg

图为税务干部指导群众填写税收优惠政策。

全系统分批次、分阶段对村扶贫队、配对干部、税收征管一线工作人员、办税服务大厅窗口工作人员进行政策业务培训,确保政策吃透、落实到位、落实到位。村里的扶贫干部通过线下现场辅导和网上同行讲解,帮助贫困群众和困难企业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将政策落实到具体扶贫工作中,做到政策与具体项目准确衔接。

前三季度,我省146家企业享受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捐赠5421万元,减免企业所得税1355万元。享受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相关税收政策,累计减税48.94万元。

扶志扶智并举解难题

脱贫是脱贫的基础,致富是人民的希望。近年来,村里的扶贫团队努力将扶贫与农村振兴有效结合起来,关注每一件影响村民幸福的“小事”,积极与当地相关职能部门在道路修复、住房、通信、教育、医疗、环境卫生、安全饮用水等方面进行联系。有效解决了群众“难走”、“饮水困难”、“读书困难”、“看病难”等问题。

为了帮助因疾病和残疾而贫困的贫困人口,牡丹江市税务局推出了有针对性的救助计划,积极联系当地三甲医院的名医,对患病人员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日常保健指导,并定期向他们发放药品,以缓解贫困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协助对接敬老院,安排重疾贫困人口安度晚年。节日期间,税务干部走进贫困家庭与他们共度节日,送来米、面、油、蛋、果等节日慰问和衣物,给贫困家庭的心灵送去温暖。

同时,依托国家税务总局在JD.COM商城设立的“随来帮”电商销售平台,全省税务部门做好了帮村卖农产品工作。经过努力,他们把武昌市税务局的“五常大米”和东宁市税务局的“黑木耳”推荐到电子商务平台上,“五常大米”成为了t

2017年,省税务局在齐齐哈尔市富裕县邵文村帮助建设400千瓦光伏电站,继续为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工业分红收入。2018年底,省税务局驻地小组协调200多万元为村建食用菌棒场,年产150万棒。后来帮助县政府投资80万,建了10个大棚蘑菇棚,购置了大棚相关材料和取暖设备。自2019年投入使用以来,生产食用菌11万支,产品通过哈尔滨哈达市场等大型超市销售,形成了完整的食用菌供销产业链,直接带动30名贫困人口就业,人均收入增加1万多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税务机关坚持优先发展支持,做好贫困户产业规划,从选择发展项目和技术服务入手,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帮助其尽快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