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教育 >> 文章正文

给女学生卫生巾的男老师:让贫困地区的生理知识不要“差”

发布于:2020-12-22 被浏览:3058次

杨非凡,一位给女孩分发卫生巾的老师。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00:26)

杨非凡看到向学生分发卫生巾的视频很惊讶,但他也很开心。“我认为公众对贫困地区儿童身心健康的关注正在增加。”

杨非凡给学生上了一堂生理卫生课,并带他们去拍卫生巾吸水实验的照片。受访者提供

33岁的费阳是广西巴马县东山长东小学的一名教师,这是他任教的第八年。12月15日,杨非凡向女生分发卫生巾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引起了网民的关注。作为一名男老师,他给女学生分发卫生巾,告诉她们不要害羞,这让他受到了许多网友的称赞。“我觉得我直接给女生发卫生巾很正常。我一般会给他们上生理卫生课。他们虽然穷,但生理知识不是‘穷’。”

谈到这位老师,长东小学的孔老师说,很平易近人,教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他主要教孩子一些生活技能,我们教不了。”

与其他教师不同,杨非凡教授的课程更加扎实,涵盖面更广。除了身体卫生,他的课程还包括美发和烹饪。

杨非凡说他教这些课程是因为他独特的成长经历。杨非凡曾经是一个留守儿童,最终在爱心人士的支持下上了大学,并成功完成了学业。“我从小父母就不在身边。我明白,生活中的很多知识和问题,都是课堂上学不到的。我也知道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所以希望能教给他们这些知识。”

杨非凡承认,在巴马县教书的八年里,人们对贫困地区儿童的关注发生了变化。“起初,人们主要关注物质生活,比如贫困地区的孩子能否吃得饱穿得暖?现在大家都会慢慢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比如性知识的普及。”经过八年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杨非凡也有了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

【对话杨飞凡】

“男性很有必要了解女性健康”

澎湃新闻:,你在哪里分发卫生巾和其他日用品?

杨飞凡:发放的生活用品主要是爱心人士捐赠,自己和其他老师购买。我们一般是按宿舍发放,尽量一周发一次,以防孩子吃不饱。

澎湃新闻:,分发卫生巾时,你会给孩子普及生理卫生知识吗?

杨飞凡:会的。我每学期都会给他们上一节身体卫生课,一般一学期两三节课,课程内容也是按年龄段划分的。比如高一,高二,高三,他们会了解男生和女生生理结构的差异,高四,高五,高六的孩子会教他们使用卫生用品。还有一些年龄比较大的孩子,他们的课程会涉及到性安全,性保护等等。

澎湃新闻:,你教生理学和卫生学的初衷是什么?

杨飞凡:,我的初衷是希望孩子能在各方面得到发展。也希望通过让他们了解男女身体健康,加深对男女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性别意识。

澎湃新闻:,你是如何教授生理学和卫生学的?

杨飞凡:,我的课程很大胆,所有的课都会有男生和女生参加。我觉得男性了解女性健康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大部分男女都会组成家庭,所以教授女性生理健康知识没必要遮遮掩掩,男生也应该参与。

讲课过程中,我不想给他们无聊的理由。我会在每节课设计有趣的实验,比如让孩子把水倒在卫生巾上,看看吸水性如何。或者把卫生巾拆开,让他们学会鉴别里面材料的质量,看看有没有污染,污渍,异味。这样课堂就变得有趣有趣,真理就能深入其中。

澎湃新闻:用这种方式教学。孩子们的反应如何?

起初,杨飞凡:的每个人都很害羞,甚至大笑起来。但是当你把这些知识和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他们很快就会接受。比如告诉男生,如果我们现在不重视卫生巾的质量,那他们以后就成家立业当爸爸了,但是他们的下一代该怎么办,因为他们的妈妈用了劣质的卫生巾,身体被污染生病了?这样的方式不会让他们觉得这件事与他们无关,而是与他们的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会引起他们的重视,让他们更坦然地学习生理健康知识。

澎湃新闻:对未来的体育健康教育有什么新的计划?

杨飞凡:未来,我计划在如何使用卫生用品方面涉及更多方面,比如如何使用胸罩,甚至关于避孕药和避孕套的知识。同时也会延伸到性侵和自我保护。通过给他们看一些电影和新闻报道,他们就会知道哪些隐私部位不能碰,什么是性侵,如何防范性侵等等。

“我要帮助留守孩子学会追求幸福”

澎湃新闻:,你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杨飞凡::首先,我想让我的孩子知道他们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觉得是要学会追求幸福。但幸福是抽象的,是美好生活的一种状态。于是我把它具体化,设计成一个课程体系,名字叫快乐人生。我设置了家庭、学校、社会、职场、自然、网络虚拟世界、内心世界七个场景,然后根据这七个场景设计了七门课程和实践活动,让他们在相应的场景中学习相应的技能。比如前面说的生理健康课,属于家庭场景下的家庭教育范畴。

我也做了中小学课程排名的研究,做了一个金字塔图。金字塔底层的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我觉得孩子首先要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我会教他们如何预防自然灾害,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只有在生命安全得到保障之后,其他方面才能得到保障,比如身心健康、情感和谐、兴趣爱好的培养等。最后学会付出,达到快乐的状态。

澎湃新闻:,你花了多长时间研究这个教育体系?

2013年,我在杨飞凡:,开始研究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另外我之前在城市的幼儿园做过相关工作,所以接触的孩子年龄范围比较广,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除了在学校给他们上课,我还会在冬令营设立夏令营,配套教育的超市,带孩子出山学习学习。这些活动前几年都是非营利组织资助的,但是今年因为疫情,非营利组织也出现了经费困难,所以今年我自费组织了一个冬令营。

澎湃新闻:,你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杨飞凡:长期在一线教书没有工资,但需要谋生,所以我会出去做各种零活,比如销售、保险、导游、理疗师、培训师等等。现在作为常驻歌手,会接一些演出,短,快,方便教学。

澎湃新闻:,你下一步打算做什么?

杨飞凡:,我预计在前线教书的时间是十年,还有两年。两年后,一些一线的教学任务,比如授课、组织活动等,会由我的一些大学毕业生来做,我会给他们建议。之后希望建立一个免费的教学基地,整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课程总结,为寒暑假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也希望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案例能为以后的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