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3” 大庆人民调解模式多元化
今年夏天,大庆市一家大型购物广场的近300名租户因租金等问题与商场开发商发生纠纷。大庆各级综合管理中心和基层调解组织积极参与了这一问题的处理,促使开发商和各方逐一达成调解协议,解决了一大矛盾,避免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2017年以来,大庆市共发现民事纠纷75701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8%。大量纠纷在基层得到解决,并在萌芽状态被消除。
大庆在积极构建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模式方面一直走在前列。2018年,人民调解“4543”大庆模式被引入全国,成为全国司法行政体制研究的典范。两年来,大庆人民把“4543”人民调解模式升级为“4543”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模式。今年下半年,他们开发应用了大庆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云平台,打造了“一个中心指挥、云平台支撑、全领域覆盖”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决方案。“4543”大庆模式2.0版,以系统化、社会化、法治化和精准化的多元化方式解决矛盾纠纷,
从“信访”到“信法”
大庆解决矛盾纠纷的“4543”模式是搭建四级平台,凝聚五方力量,突出四化标准,强化三重保障,实现矛盾不交、风险不外溢。今年以来,北京、各省市的信访数量分别下降了61.5%、65.5%、40%和91.7%、100%和48%,呈现出“六降”的趋势。
作为“4543”四级平台的重要支撑,大庆市人民调解中心和市信访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两中心”)通过调解解决案件5782件,提供信访法律咨询4098件,总金额3.3亿元,以实际行动帮助建设了一个和平的大庆。
近日,记者在大庆市“两个中心”的触摸屏上使用了调解查询系统。很快,全市近千名调解组织和4000多名调解员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扫二维码也可以使用“和谐为你的社区”小程序选择纠纷类型和优秀调解员独立调解。
“一个优秀的调解员在做调解工作时,不仅要依法有温度,还要谨慎处理每一个案件,对待每一方。”信访法律服务中心办案部主任、专家调解员邱军说。自2015年调解中心成立以来,邱军律师做了五年调解工作,处理过各种案件,习惯于握手或恶语相向。邱军说:“调解人能做的就是倾听双方的想法,在保证公平正义的前提下发现矛盾,然后疏导化解,引导上访者从‘信访’转向‘相信法律’。”。
从“散沙”到“活棋”
2015年,大庆“两个中心”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中立机构,同年累计审结涉法涉诉案件360余件,其成功模式迅速在全市复制。目前,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986个,专职和兼职人民调解员4000多人。人民法院诉讼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律师协会和律师事务所设立了调解室。
在创新调解方式方面,大庆市司法局连续八年利用当地媒体的“讲讲”栏目举办广场“讲讲大会”,化解矛盾纠纷1万余起。共建成“老赵人民调解工作室”、“华杰调解室”等信誉好、威望高、调解技巧精湛的品牌调解室36间。在乡村设立了52个司法大院,创建了1593个“心连心”法律服务微信群,有20多万人参加了该群,访问
访前将访调机构网格化,利用“云收发”、“云调解”远程调解矛盾纠纷,访调联动加强跟踪监管。建设市、县、乡、村信访调解网络,各级调解机构形成行政部门、综合治理维稳、司法机构、人民调解的联合调解机制。
从“平台”到“一站式”
今年11月,大庆综合管理中心开发应用云平台,多元化解决矛盾纠纷。大庆市人民调解中心、信访法律援助中心等综合管理中心形成物理整合、机制联合、数据融合,打造“一个中心引领、云平台支撑、全领域覆盖”的“4543”大庆模式2.0版。
大庆综合管理中心主任孙表示,该平台应用后,各级综合管理中心可以充分掌握、指挥、分析和评估全市和各区县矛盾纠纷的发生情况,调解解决过程和结果,真正实现多元调整联动,使所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组织能够在一个平台上协同工作,通过联络机制将所有联动部门纳入整个平台,实现联动部门之间真正的联动和行动。
平台致力于建立矛盾纠纷“一站式”解决中心。已在萨尔图区、让胡路区、林甸县完成试点申请,正在逐步整合人民调解、律师、公证、仲裁、复议等资源。通过申诉、报警、检查、专项调整、走访的“五音联动”,确保一般矛盾纠纷不出乡,重大矛盾纠纷不出市,得到很好的预防和解决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