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关井“复兴”低产低效井“脱贫”一井一方大庆油田低产低效井重生
大庆油田为了打赢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战斗,制定了精确的政策,继续推进长期关井和低效井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截至12月4日,大庆油田今年已管理长关油水井1339口,恢复采油11.12万吨,恢复注水348.39万立方米;处理980口低产油井,增产原油11.81万吨。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和油价暴跌,造成油气市场供需双方双重挤压,生产经营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治理长关井和低产低效井已成为提高质量、提高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连续关井6个月以上的井称为“长关井”;长垣老区日产油1吨以下,外围日产油0.5吨以下的井,称为低产低效井。然而,这些油气井仍有潜力可挖。因此,大庆油田采取了个体化的处理政策,对于低产低效井,力求“长关井”和“脱贫”。
大庆油田七采油厂40多年的老井138口,均为低产低效井。油井技术管理人员想出了一套处理方案:——精细老井压裂选井选层。首先,工作人员初步筛选出了具有增油潜力或增注转化价值的措施井,进行了现场联合咨询评分,优先考虑了顶层井层。目前处理效果显著,单井压裂层数减少0.3层,措施费用减少13.5万元。
八采油厂紧紧围绕构造解释、储层表征、剩余油描述三大主线,摸清老井地下情况,完成全厂2100平方公里沉积相带图的整体绘制,率先实现大庆外围油田剩余油描述全覆盖。通过构建方148区块长关井处理模式,精细调整挖潜和精细生产管理,连续10年每年处理100多口井。现阶段老井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分别比计划低0.01和0.44个百分点。
与油井相比,采气分公司部分气井经过10年、20年的开采,产能严重下降,后劲不足。油井技术管理人员安排了各种“体能训练”,使用液氮气举、压缩机气举、井间互联气举等。恢复老井生产,开展气井单井增压生产试验,完善气井增压工艺建设。今年以来,王诜101井等6座气井压缩机连续提升,累计提升906万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