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如何理性留学?长远规划 不要比较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随着新的准学生进入准备留学的冲刺阶段,学生和家长的疑虑越来越大:全球新冠肺炎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国际形势日益复杂,2020年高考报名人数和大学毕业生人数创下新高,这使得2021年留学申请季节不可预测、竞争激烈、难以决策。你想出国留学吗?去哪里留学?如何规划?
还要不要留学
调查显示:目前仅少数人取消留学计划
祝隆(音译)是北京一所大学传播系的2017级学生,前段时间他和父母在是否出国留学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考虑到国外安全因素,她父母建议她放弃留学,到国内留学。而“准备留学一两年,付出了大量精力和金钱”的龙珠,却想“出国看看世界,感受一下不同的文化,学习一些更先进的知识来提升自己。如果我现在放弃出国,我会后悔的。”最近她集中准备了各种留学资料,只等最后一击。
在近日举行的第五届新趋同国际教育峰会论坛上,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留学服务分会秘书长尹凯也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目前,中国留学人员总数的基本情况和留学市场的迫切需求并没有改变。我们做了调查,90%的学生没有放弃留学,但还是希望走出去。”
根据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发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留学生》报告,11月,只有4%的中国受访者表示将取消留学计划,48%的人希望推迟留学,6%的人考虑改变目的地国家。
随着全球疫情的蔓延,龙珠并没有感觉到留学竞争在减少。从5月份开始,她就一直抢不到托福考试的位置。"每次官网放测试位,她都是瞬间被抢."。龙珠只能得到黄牛党的帮助。在她看来,“很多人可能确实会考虑出国的不安全因素,但很多人不愿意放弃。”
英凯解释说,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对国外教育的认可。新冠肺炎的肺炎疫情是暂时的,但是留学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所以这些人不会放弃;同时,部分在国内私立(国际)学校就读的学生无法与高考衔接,也会出国留学;此外,考虑到未来全球化的核心竞争力,大量有志青年仍将选择出国留学。
对于大多数不打算取消留学计划的学生来说,下一步就是考虑如何处理留学的“变数”。英凯认为,“变数在于,未来选择留学国家和高校专业需要更加理性”。
去哪里留学
专家建议:多国别申请
美国在留学生选择留学国家的心目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11月,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显示,2019年至2020年,中国仍是美国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美国共有37.2万名中国大陆学生。
然而,一些原本喜欢美国的准学生心中有疑惑。之前一直打算去美国留学的龙珠,现在正在申请英国和新加坡的学校。
谈到赴美留学的趋势,北京留学服务协会会长桑鹏在接受《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公众对赴美留学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疫情和中美关系的影响上,但他认为这两点最终不会动摇赴美留学的主流地位。
桑鹏表示,疫情具有时效性,未来将恢复正常。因为疫情的影响,只有少数学生会改变目的地国家,有些人可能会选择推迟留学。对于一个自费留学的普通家庭来说,国际关系的变化对留学的影响非常有限,主要体现在公派留学上。从历史的角度看,中美关系屡禁不止,最近美国对敏感专业留学生的限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总体来说,美国学校对留学生一直持积极态度,疫情期间的签证限制并不仅仅针对中国。他认为,留学家庭的经济因素更有可能是影响赴美留学选择的重要因素。考虑到这一点,欧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可能是“划算”的选择。
纵观全球留学市场,中国学生还有哪些地方可以选择?在第五届新融合国际教育峰会论坛圆桌讨论中,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多伦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不同教育机构的专业人士介绍了各自的教育特色。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办公室主任温泉直言:“疫情影响非常广泛,但最重要的是欧美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很多家长和学生放眼世界,想找一个教学质量好,英语教学好的国家。”作为回应,其他几位嘉宾和熟悉美国高等教育的圆桌论坛主持人本尼克松(Ben Nixon)也分享了各自国家的大学为抗击疫情和保护国际学生所做的努力。
目前选择留学目的国确实需要综合考虑。对此,英凯提出两点原则性建议:一是考虑教育资源优质、经济发达的国家,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学校和专业;此外,建议在目前的多国申请中,根据疫情等客观因素的变化来决定最终目的地。
如何理性规划留学
长远规划,切勿攀比
英凯建议家长不要着急,理性规划留学。
首先要对现状有一个客观、积极、正确的判断;第二,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综合能力来规划,不要盲目攀比。特别是他注意到,很多家长都在督促孩子冲刺美国藤校,世界百强学校,甚至出现一些“过度包装”的情况。他说留学要有长远规划,本科阶段不一定是名校。专业兴趣最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业方面,360线拿了第一。本科阶段,他们有留学经历,研究生阶段的申请可能会升到世界顶尖,而通过“过度包装”,即使勉强挤进名校,也未必能跟上它的节奏。还不如从长计议。
他认为,准备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国外大学往往注重孩子的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和公益素养."。英凯建议,与其为了冲刺名校而进行出其不意的“背景提升”,不如让孩子尽早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和擅长的东西,长期坚持做亮点。
此外,英凯还指出,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尤其体现了留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除了学业准备,家长还必须帮助孩子做好日常生活的准备,包括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质和心理、独立生活能力、明辨是非能力、理财能力等等。
“留学不是简单的金钱投资,塑造孩子的未来需要长期规划。”英凯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如果你选择出国留学是因为你认为出国很容易拿到文凭,那么你现在可以打消这个念头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