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教育 >> 文章正文

现在的中小学名字怎么能超过20个字

发布于:2020-11-29 被浏览:2900次

图片来源:skynesher/Getty Creative

作者| 周云龙

问同事,孩子在哪个小学读书?她愣了一下,然后告诉我: 外国语学校河西初级中学第一附属小学。

捏一个数字,全名19个字,缩写也是7个字。难怪她要犹豫几秒钟。我的纠结突然产生:如果卷子上要写全校的名字,孩子会耽误多久?一个孩子能记住或写出他所有学校的名字吗?

大学名称的变化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几年专升本,学院更名为大学,真的很热闹。七八个字的学校名字一直在变。据说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和家长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但似乎没有权威资料表明学院比职业技术学院好,大学比学院好。社会达成的广泛共识是大学越大,名字越大。

高校的名字越来越大,最近中小学更名也势在必行。中小学升本,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们不能做大做强,可以加入当地做大做强的名校,分享名校的荣耀。电视上的教育新闻节目,要注意学校或者老师的身份字幕,往往是超长配置的,有些还会在括号里标注昵称。理解学校的难处:不能不提到某个分校,不然怎么表现学校水平?就说某个分校有问题,或者分校很多,或者你要说出学校的原名。

所以有“ 小学”的校徽。

所以才有了“XXX师范大学附属XXX初级中学,XXX街分校,XXX路校区”的名字。

所以有“xx市开发区学校小学部(xx小学分校)”的提法。

某名校办分校,有“跨区域运营”:XX市A(县)B(县)实验初中(A县中学实验初中南校区)。b县是XX市以外的教育强县。

有兴趣的话可以把龙拿下。20个字的校名肯定不是最高记录。在同一地区,据说有些学校陷入了僵局。公立学校叫“XX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私立学校只能退而求其次。叫“XX河西外国语学校”。——有“外语”,感觉不一样。

为什么非名校要挂靠名校,愿意成为分校?为什么名校愿意挂一堆分校甚至分校的牌子?业内人士指出,这是一个我用脚趾头就能想通的问题。是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房产中介或房产中介、家长(学生)四方合谋的文字游戏,很难一个个排名。结果呢?当然,不仅仅是游戏,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家长(学生)感到极大的安慰;学区住房销售得到有效推动;办学水平,改校名,好像自动升级,分校和主管部门光荣;名校退休教师和二线退休(含退休)的领导可以在上市的分校兼职,名利双收,是一个惊喜。不过因为是名校挂靠,学区的赏识,下一届学生家长暂时还是要多交一点的。

在某个地方新建小学时,教育部门承诺积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确定学校为“ 外国语小学 校区”,并引进教育学院的大学资源,为学校提供科研、教学改革、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为什么中小学的名字那么长?背后可能是官商勾结,名利双收。有些人感到难过和惋惜:名校办分校,分校办分校,有校园。某名校团有近30个分校;一个分校的“碗”里能有几个有名的“汤”?最终,普通人可能并没有真正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而只是虚无缥缈的满足感。我不这么认为。那些学校不挂上名校的分校,优质教育资源能自然“空降”吗?可能是比较冷门,比较缺乏发展信心。挂出名校卡,至少这个学区能获得一定的升值空间,东不亮西不亮。

现在“留宿不投机”的警号时不时响起,中小学的名字前面都是名校的牌子。这是什么操作?不就是推波助澜“火”吗?

我还是比较关心校名变长后的小问题:第一,有多少名校的老师能讲清楚自己设立了哪些分校?不要和分校老师一起说备课;第二,分校有多少孩子能准确说出自己的校名?第三,学校现在很重视对外交流,20多个字,还有一些括号。如何翻译这个复杂的校名,让地球人一听就明白?

标签: 分校 名校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