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留学生:“天是刀 我要出国留学 ”
pixabay.com
撰文 | 张婉莹
责编 | 岭 桐
2020年最后两个月,国内高校照常迎来期中考试,学生头上的疫情阴霾似乎已经消散,上半年在家停课的日子也变得遥远。然而,海外疫情仍在继续。截至11月25日,全球216个国家和地区出现感染病例,新冠肺炎累计感染人数超过5948万,死亡人数超过140万[1]。
突如其来的爆发改变了许多人出国留学的计划。然而,也有很多中国学生逆向经营毒品。有的在国外顺利定居,有的由于各种变数未能顺利出境。
我们用几个留学生的故事来讲述时代是如何塑造这些年轻人的人生轨迹的。
01
深夜亮起的电脑屏幕:
国内的欧洲时间
凌晨三点,林涵听到闹钟后蹑手蹑脚的下床。这是系里第一次迎新会的讲座。教授会安排一些书在课程中阅读,不能错过。他穿着睡衣,小心翼翼地坐在客厅里,手里拿着电脑。半夜的电脑屏幕有点刺眼,他忍不住揉揉眼睛。
“没办法的话,你得按照别人的英国时间来英国学校。”他有些不情愿地说道。原本计划2月份去英国利兹大学上语言课,却因为突发疫情在中国“滞留”了八个多月。
“谁能想到中国疫情好一点,外面这么严重”,林涵叹了口气。去年12月底,他已经在准备交签证了。1月份疫情爆发后,几个国家在中国的大使馆都关闭了,林涵的签证卡在大使馆,一直没有办。
疫情之初,驻华使馆关闭在华签证中心,疏散华侨。直到7月6日,中国所有15个英国签证申请中心全部开放。
签证迟迟拿不到,让他有一段时间几乎想放弃留学。但随着国内疫情的好转,欧洲疫情的加剧,林涵甚至觉得留在国内不办签证上网络课程是个不错的选择。
“我原本打算在中国找工作,因为国外的疫情太严重了,”他说。“但是后来学校开了网上班,所以在国内上课比较安全。老师录的课程可以回头看,有字幕,对英语水平不太好的同学来说很方便。”为了提高学历,提高英语水平,林涵选择了——的“时差班”在国内外度过时光。
和林涵一样,爱丁堡大学大一新生李琳筠也面临着“倒时差”的问题。
李琳筠说:“事实上,为了照顾海外学生,老师们已经尽可能把上课时间安排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有时在中国选择夜校是不可避免的。”。睡衣外套、牛仔外套,以及凌晨一点钟坐在家里的书桌前,李琳筠开始了他研究生生涯的第一堂课,“这和想象中的不一样”。
深夜上课,白天睡觉的“时差”是留学生留在国内的常态。李琳筠在10月17日订了机票,她计划在签证到期后去爱丁堡。
“去爱丁堡之后,不用带着‘时差’去上课。”她愣了一下,笑着说:“我猜可能是因为钟南山院士是校友。阿依达的防护措施很好,当地人口稀少,感染没那么严重。”
李琳筠今年6月本科毕业,几年前就计划出国读研。她和家人对欧洲第二波疫情不是很关心,也不打算因为疫情而改变原定的进修安排。
“当时那么多医护人员‘逆行’去武汉抢救,我也没觉得尴尬。”谈到到达当地生活时,她有些激动地说:“戴上面具保护它。我很期待在线下的课上见到我的同学!”
02
“铁头”留学小组:
“天上就是下刀子,我也要出国读书去”
名为“曼达(曼彻斯特大学)铁头群”的微信群,满满500人,还有人想加入。
刘婉婷成立这个小组的时候,只是为了找一些能在当地一起学习的校友。“6月份曼城疫情非常严重。很多知道的人都没打算去,不知道能不能找到然后去找当地的朋友。”
她在学校招生组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后,有几个人加了她的微信,说不会改变计划,决定今年出去。“疫情这么严重,大家都打算出去,感觉脑袋很铁,就有了这个群体,”她笑着说。“认识的朋友多少都在当地,还能互相照顾。”
很多留学生在疫情面前继续出国的主要原因是获得海外研究生学位,为以后就业加分。如果想在大学和科研机构工作,现在留学经历几乎是标准的。为了拓展海外市场,创造国际产品,各大企业越来越重视海外学生,他们还将在学校招聘中为海外学生开设专门的课程。[2]
今年夏天,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对来自中国、印度、欧盟和北美的3万名潜在留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全球爆发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对留学生的影响,以及重点和关注点。根据QS发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留学生白皮书》,96%的中国学生没有放弃留学计划,48%的学生推迟到明年。[3]
孙璐瑶已经离开gap一年了,他不打算继续留在gap。“今年是天上的刀,我要继续留学。”在咖啡店里,她拍着面前的桌子,激动地说。
去年收到英国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她提交了延期入学申请,选择去国内某大互联网公司实习。她从来没有想过今年的疫情,这几乎让她无法继续学业。"不仅是签证问题,还有买不买票的问题."
得知谢菲尔德大学联系留学生包机帮助留学生按时开学后,孙尧尧稍稍松了口气。“这半年太焦虑,不确定因素太多。希望自己能顺利学习,顺利毕业。”
留学之后,孙露想清楚了,可以增加回国后在北京等大城市定居的机会。
调查显示,约80%的海归最终会选择在北方、广州、深圳四大城市工作,这些大城市对海归学生有特殊的就业和落户政策。
孙担心,北京对留学生的定居政策有规定,要求留学生“留学一年以上,365天后以护照出入境为准”
“定居北京的要求之一是在国外停留365天,以护照出入境记录为准。虽然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在北京定居,但我不能错过这个留学生的机会。”孙璐瑶无奈地说道。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在线专题讲座截图
在3月28日举行的网上专题讲座中,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表示“因疫情提前回国,导致在国外停留时间不足365天,如果落户北京会不会受到影响?”问题得到了回答。当时讲座中的回复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问题会专门处理。如果只是结算条件时间不够,会按照相关政策妥善解决,现在生命安全最重要!”[4]
然而,国际学生的担忧并没有消除。为了达到相关的结算标准,他们还是选择尽快出国。
03
新冠、断航与美国大选:
希望拜登上台后开放签证
张锦源花了三年时间才收到美国排名前两位的金融机构——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硕士项目的录取通知书。从大二开始,他就开始温习成绩,做实习,考托福和gmat,大学期间几乎没有闲暇时间。
“疫情不会影响我出国留学的决心,”他说。“为了去美国留学,付出的金钱和时间成本太高。这不是最后的手段。比如全年在线上课或者中美友谊,我永远不会放弃留学。”
虽然美国累计感染人数超过1260万,居世界第一,但与去当地是否安全相比,在美国留学的张锦源最关心签证问题。
2020年7月27日,受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关闭影响,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关闭,数万人预定的签证因总领事馆关闭被取消。“过去成都总领事馆更容易拿到签证,”张锦源遗憾地说。
但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的关闭只是影响签证发放的一小部分因素。
据了解,由于新冠肺炎肺炎疫情,美国在华签发的签证数量大幅下降。1月31日,特朗普在中国发布旅行禁令,美国使领馆关闭面签,所有常规签证业务暂停。今年以来,特朗普一再试图限制国际学生。7月,特朗普考虑取消所有在线上课学生的签证,并对已经持有学生签证的国际学生实施更严格的考试。[5]“幸好拜登在美国大选中上台。”张锦源说,“相比特朗普,我希望拜登上任后能开个签证。”
美国《财富》杂志援引美国国务院的数据称,从4月到9月,中国公民获得的F-1学生签证数量下降了99%,为历史最高降幅。“2019年4月至9月,美国签发了90410份学生签证,而2020年同期只签发了808份。”《财富》杂志的一篇报道写道。[6]
即使签证解决了,如何到达当地也是困扰赴美留学生的问题之一。同样在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学习的国际学生李涛说:“我认识从柬埔寨转到美国的学生。工科的实验很多,真的没有办法上线。”他说,美国停飞了飞往中国的航班,今年从大陆来美国的学生都要在第三国中转14天才能飞往当地。“转学真的很麻烦,看书也不容易,”他说。
照片由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园的受访者提供
据Caixin.com 11月13日报道,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停飞9个月后,美国航空公司飞往中国的首个复飞航班于凌晨在上海浦东机场降落。此时,中美之间的民航航班数量将从以前的16个增加到20个。在今年2月美航停飞之前,中美之间每周约有300个航班。[7]
有些人选择从其他国家去他们的目的地学习。
“我从新加坡硕士毕业后直接飞到瑞典,中途没有回国。”8月底去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读博的Tina说:“读博不同于教学型本科硕士,更注重线下交流的感受。学校也建议尽快去当地进行线下课程。”与亚洲国家的人口密度相比,蒂娜到达那里时并没有感受到新冠肺炎对她的生活的影响,直到当地的新冠肺炎疫情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激增。
蒂娜在学校的办公室座位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表示,从11月24日起,瑞典进一步收紧防疫措施,禁止公众集会次数超过8次。
蒂娜也感觉到了一些不同。“坐在办公室旁边的西班牙男孩觉得疫情严重不安全,把电脑屏幕搬回家开始在家办公。”
她也知道瑞典当地人对新冠肺炎疫苗的期望。“我想我身边认识的瑞典人都很期待这种疫苗。”她停顿了一会儿,补充道:“我问他们(当地人)如果新冠肺炎继续下去,他们会怎么做?”据她观察,瑞典人感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研究疫苗。“新冠肺炎疫苗迟早是可以研究的!”
今年11月以来,欧美已有3种来自新冠肺炎的候选疫苗发表了临床三期的初步或终点分析结果,显示出较高的保护作用。国药集团表示,国药集团的两种灭活疫苗保护率为100%,并已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交了在新冠肺炎销售疫苗的申请。虽然这些结果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新冠肺炎疫苗即将大规模投入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总干事特德罗斯阿德汗姆格布雷耶苏斯(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2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通过将疫苗与其他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相结合来结束疫情是“真正的希望”。[9]
世界是一个整体,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这是很多留学生在疫情期间最大的感受。期待世界回归正常,留学梦不再遥远。
04
后 记
“我不喜欢近代史,近代史已经上门了。”张爱玲曾在《小团圆》写道。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受疫情影响的国际形势,留学生的经历在这个充满冲突和撕裂的特殊时期成为当代历史的一部分。
第一批面试于9月下旬完成。现在,林涵刚到英国,在14天的隔离期内完成了期中考试。孙璐瑶和李琳筠也来到了当地,参加了一些线下课程。在李琳筠所在的爱丁堡大学,每天大约有20人被诊断出来。“爱丁堡的情况真的不严重。我很期待疫苗,但世界不可能回到疫情前的状态。”
当孙璐瑶得知五个英国室友都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时,他的心情从一开始的焦虑和恐惧变成了“看着一切”的冷漠。
“我觉得我很有可能会感染新冠肺炎。”她说:“我不认为这是我自己的不幸。我遇到的所有室友都赢得了新冠肺炎。在英国,年轻人中新冠肺炎感染率非常高。”她的室友已经从新冠肺炎康复,但其中一些人已经失去了嗅觉或味觉。
“为什么疫情之下一定要去英国留学?”她想了一下说:“在学习和健康的平衡两端,我选择给它一个飘渺未来的机会。”
应受访者要求,林涵、刘婉婷、李涛为化名。
参考资料
[1]https://www . who . int/emergencies/diseases/new-coronavirus-2019
[2]留学生就业大数据|海龟月平均工资暴露,就业竞争力超出预期' 2020.09.18新东方将赴https://liuxue.xdf.cn/bj/mglh/xjslh/zyzd/2334374.shtml留学
[3]新冠肺炎如何影响全球未来的国际学生。QS
https://www . QS.com/portfolio-items/how-新冠肺炎-is-impact-prospect-international-studies-the-global/
[4]最新消息:疫情期间留学生在线课程不影响回国认证. 2020.04.07
https://www.sohu.com/a/386036665_120480315
[5]美国政府收回了刁难留学生的政策。美国大学校长祝贺斗争成功2020 . 07 . 15 Caixin.com http://m . international .财新.com/red/2020-07-15/101580320 . html?s=733 a 135 e 42 c 35 FD 21 f 70 CDA 69487 a6 c 74605 cc 3b 130067 f 221 c 0489 D8 ba 4 aecd 84d 41 c 9 bb 6 ff 81 origin referrer=androdshare
[6]签证数量直线下降。美国已经拒绝了国际学生。2020.11.20中国青年报https://new.qq.com/rain/a/20201120A0EXUV00
[7]回中国的路很长很难买到票,中美航线也很难修|特别功能选择. 2020.06.12财新周刊https://m.weekly.caixin.com/m/2020-06-12/101566398.html? origin Ferrer=Androidshares=733 a 135 e 42 c 35 FD 2cf 78930 e 1408 DD 4c 573 c 98 E3 dff 5c 77 bfd 1407 CD 5 a3 d 56e 41779 b 1330 ba 53c
[8]丁、王宁,2020年11月25日。新华财经。https://bm.cnfic.com.cn/share/index.html? app=xhcj #/share/article detail/2114174/1
[9]特德罗斯阿德哈诺姆格布雷耶苏斯:用疫苗结束新冠肺炎疫情的希望是真的. 2020.11.24新华网.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0-11/24/c _ 112677925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