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打造“数字大庆”新名片
近日,由大庆高新区管委会、深圳前海创投孵化器、腾讯、阿里等龙头企业、专业商会、投资机构联合主办的“2020大庆数字经济讲堂”在大庆高新区举行。企业家与行业专业人士近距离面对面交流,讨论数字经济和加强科技创新。
活动旨在打造“数字大庆”名片,加强科技创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大庆地方产业实力。据了解,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发展,高新区数字产业中心园区已落户810多家企业,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技术外包服务、金融外包服务、大数据云服务、物联网及嵌入式系统、数字创意设计服务、电子商务等六大特色数字产业板块。根据2019年数据,软件与服务外包行业、电子信息行业、大数据行业收入近57亿元,占园区企业总收入的43.8%,利税12亿元。目前,已有29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50家服务外包企业、5家国家级先进技术服务企业、296家国家级软件企业、126家企业通过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系列认证和CMMI认证。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拥有757项计算机软件版权注册和256项国家专利。
“十四五”期间,周年高新区将大力发展“大智能移云”(大数据、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产业,从结构、创新、特色等角度实现规模提升、质量提升。
为确保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高新区出台了五项保障措施,保障“数字大庆”新名片的创建。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设立促进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外包园区和电商园区企业给予金融支持,探索金融联动机制,财税向企业倾斜;加强人才保护,出台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支持高校根据人才需求调整和优化专业和人才结构,加大核心人才、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重点领域国际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适应行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保险机构提高核保和理赔效率,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加强对服务外包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服务,支持企业多元化融资,增强科技金融的金融支持;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版权等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服务外包企业信用体系,加大信息安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大力推进“配送服务”改革,探索建立产业发展专业机构,加大对企业上市的引导和支持力度,探索建设国际商务风险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