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帮助 重点帮助 我省各级工会领导贫困职工脱贫致富
鸡西市总工会社会保障部部长马岩正在回访贫困职工的路上。“已经脱贫退休的困难职工怎么样了?那些打算脱贫的困难工人,谁成功就业了?谁的收入增加了?谁家孩子出了校门就没有硬性开支了?”马岩知道每个家庭的一切。
像马岩一样,黑龙江省工会系统有27700名干部,他们致力于为贫困职工脱贫致富,在实际帮助和一点一滴的关心下,为贫困职工过上了稳定稳定的生活。它们排列深入,识别准确;分类政策,特殊援助;提高困难职工的“造血”能力,将有劳动能力困难职工的所有家庭成员纳入就业创业政策支持体系。由于全省工会干部的努力,截至2020年10月22日,我省国家级建档办卡困难职工由2016年底的33.2万人减少到6935人。
2018年初,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将贫困职工扶贫工作纳入扶贫大局。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实施意见,建立党政领导、政策引导、工会推动、社会参与的合作工作机制。
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宋希斌要求,工会作为困难职工的“家庭成员”,要发挥第一知情人、第一记者、第一帮助人的作用,充分、真实地了解职工的思想和期望,明确工作重点和切入点,协助党和政府解决困难职工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困难职工提供帮助、权益保障和服务。在具体的救助工作中,要求做到动态管理,精准救助,不漏一户,不留一人。要在国家、省、市、县(区)层面构建层次清晰、侧重点不同、保障适度的困难职工梯度救助模式,利用好扶送温暖、两送温暖、金秋助学和紧急救助等资金,组织就业技能培训,建立“工桥产业”职工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深化“金秋助学”活动,启动职工互助帮扶省级统筹,实现源头参与
省总工会为每个困难职工建立档案,并根据其困难程度实施梯度救助。“作为政府援助制度的有力补充,工会努力在雇员有困难时帮助他们。除了正常送温暖,我们还为一般困难的员工提供生活帮助;针对因病被困的职工家属,我们为医保个人自身引入了重大疾病救助;鉴于贫困工人家庭的孩子上学困难,我们在金秋时节为学生提供帮助;对于多种原因受困的员工家属,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叠加救助资金。”省总工会干部付瑶介绍说。
省工会联合会主动为贫困工人提供住所。据了解,省总工会每年设立1000万元金秋助学基金,煽动社会力量捐款助学。目前已筹集资金1.11亿元,补助6.8万人次。从2019年开始,帮助贫困劳动者家庭子女的范围将从小学进一步扩大到大学、幼儿园和研究生,覆盖困难家庭子女教育的全过程。
在
10月23日,省总工会就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这是省总工会对困难职工采取的又一项重要救助措施。该中心第一批启动了3181个工作岗位。
据统计,2016年以来,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工会经费共投入7.93亿元,用于我省国家级贫困职工分类帮扶和送温暖工作,建立了“深难重点帮扶、相对困难正常帮扶、意外困难及时帮扶”的常态化梯度帮扶和常态化送温暖预防和回报机制。2019年,省总工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万人次,参与组织382次岗位招聘活动,新增就业岗位3506个,创业贴息资金刺激银行贷款2.075亿元。
如今,越来越多的勤劳工作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摆脱困境,走上了奔小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