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在“市、县、村”四级联动远程诊疗 解决“看病难”
卫生扶贫是战胜贫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领域帮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政治任务。拜泉县拜泉镇兴发村齐齐哈尔卫健委工作组,在村里工作两年了。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第一书记、班组长、团委书记郑的领导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紧紧围绕“扶贫抓健康,以健康促扶贫”的工作主题。通过开放“市、县、村”四级联动远程诊疗服务模式,远程门诊让村民在不出村的情况下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得到有效改善,村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素养大幅提高,真正使国家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建设一个服务站把村民健康“管起来”
在市卫健委的具体指导下,在一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专案组协调资金10万元,依托村卫生室建设了卫生服务站。服务站配有心电图仪、血糖仪等医疗设备,可完成血压、血糖等多项检测,并根据以往健康数据对比进行实时分析,进一步提高村民健康管理水平。2019年,专案组在兴发村开通了“市、县、村”四级联动远程诊疗服务模式。远程门诊让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享受三甲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解决了“看病难”的实际问题。远程培训使乡村医生能够接受村里优秀专家的专业培训,提高了乡村医生的诊疗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过市卫健委发布的健康科学视频、第一医院微信公众平台、齐齐哈尔医学院互联网医院、Pocket Micro-Medicine等平台,让村民了解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建立村图书馆,储存近500种医学出版物,供村民随时借阅。自投入使用以来,卫生服务站已为600多名村民服务。疫情期间,免费为村民提供健康咨询、家庭医学观察等300多项在线医疗服务,帮助防控疫情,有效提高村民健康管理水平。
开通一个大喇叭把健康教育“做起来”
"大喇叭大声呼喊,喊得铿锵有力,村民们听得见,关心得很."扬声器是农村传统的宣传工具,在卫生扶贫工作中利用好扬声器,健康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使农村高音喇叭在健康教育中发挥“硬核”作用,专案组充分发挥其功能,广泛收集和精选各大医院医学专家的健康科学音频,并根据当前疾病的特点定期更新和播放。郑和他的队员经常向村民宣讲防治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知识。
专案组还在兴发村成立微信交流群,定期推送疾病预防和健康科普知识。通过村级农民夜校平台,邀请第一医院的医学专家到村里开展免费门诊和培训活动。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展了4次免费门诊活动,开展了10多期健康知识培训,培训人数超过500人。此外,工作队积极协调20多万元的资金,建设了健康文化广场,设立了健康宣传栏,并为村民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服务。
培养一个明白人让健康管理“活起来”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