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教育 >> 文章正文

两个沉默的学生是基数最大的工人

发布于:2020-11-09 被浏览:2868次

作者/赵皖西

编辑/曹吉利

985废物,小镇是问题制造者,绩点为王,涉及竞争.最近网上出现的各种教育话题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人均985,处处211,当今世界已经是尖子生的世界。就算是焦虑,也只是名校生的焦虑。

事实并非如此。2020年,全国应届毕业生人数将高达874万,其中重点大学学生仅占很小比例。“大学生”身份覆盖的庞大人数,大多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下的学生组成。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然而,作为就业的主力军,很少有人关注二年级毕业生的现状,甚至许多人在自己眼中的未来是模糊的。

在各种就业调研报告中,除了“双一流”之外,“两校”的表述在“地方本科院校”中被折叠,其中生活学习的年轻人成为舆论领域沉默的大多数。

不可抗力把今年的就业难度推到了顶峰。/卡通创意

前段时间,广东F学院老师黄登出了一本书《我的二本学生》。他以15年的教学经验,通过对4500多名学生的长期观察和十多年的随访,勾画出了中国年轻人最常见的成长轨迹。

他们在应试教育中苦苦挣扎,却没有成功通过高考。在经历了多次就业挫折和社会打击后,他们在人生的不同岔路口分道扬镳,最终撞上了社会,跌跌撞撞地跌入了生活的洪流。

有人说,他们是中国目前转型期最悲哀、最迷茫的人。“两个学生是中国最基本的背景,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黄老师邓说。

《我的二本学生》黄灯

在夹缝中就业

去年6月,毕业一年多的玉子辞去了在深圳一家银行的“铁饭碗”。

就像无数年轻人在网上声称终于“逃出银行”一样,玉子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只是因为她的学术背景。

但是无数个日夜辗转反侧,越是压抑,越是不愿意扩大,高考选专业的梦想.各种各样的原因几乎都迫使她辞职。

今年刚满23岁的丁毅也是二本院校毕业,也在银行工作,现在还在奋斗。今年6月,他抓住来之不易的晋升机会,从柜员转行做大堂经理,但工作几个月后,他开始考虑是否辞职。

也许是因为城市的差异,丁一入行一年多,月收入远不如深圳的玉子,晋升机会也不多。每天都要面对无数小地方复杂的人际关系。

据丁毅自己粗略统计,在自己银行招的应届毕业生,有20%到30%会选择近期离职。

“银行是一个你出去容易,再进来难的地方。”这些告别银行的年轻人,正在做出一个无法回头的职业选择。

微博在说#你今天从银行辞职了吗?#读者超过一亿。/卡通创意

Max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显示,2019年毕业生就业率大幅下降,同比下降1.4%。

历史上最艰难的毕业季,遇到了一大批毕业生。在疫情的影响下,大量企业可能会裁员或缩减招聘,往往是两个学生最先感到寒意。

几年前,南开大学对两所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两所大学的毕业生签约率不仅远低于重点大学,也低于三所大学的毕业生:

不言而喻,第一学校的学生整体就业竞争力明显高于第二学校的学生,而第三学校的学生家庭普遍更好,这也有利于他们的就业和未来。

两个学生夹在中间,在经济社会关系上得不到原籍家庭的支持,被困在有限的教育资源中,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被无情地甩出去。“自主创业”,轻四个字,跳过了两个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遭受的结构性不平等。

两个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是“三明治饼干”。/卡通创意

去年黄登带来的2019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也很一般。

标签: 学生 工作 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