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教育 >> 文章正文

教育部:将督促各地统筹教师事业编制 向连片贫困地区倾斜

发布于:2020-11-09 被浏览:2920次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539号提案的回复。针对“全省统筹盘活教师队伍建设存量,优先考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建议,教育部表示,将会同有关部委督促指导各地统筹盘活教师队伍建设存量,优先考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逐步解决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教师短缺问题。

据教育部介绍,经过多年的探索,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以中央城乡教师统一编制标准为基础,地方自主创新人员编制,提高人员编制和使用效率的新路子。各地推进实施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统一标准,按照生师比和班主任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村小学和学生规模较小的教学点,逐步减少“一人一校”现象。人员编制管理的逐步创新,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教师短缺的状况。通过流动编制、编制流动池和“教师专用账户”等方式盘活编制存量,实现了编制的动态调整。一些省份试图突破人员总数的限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来解决工人岗位短缺等问题,从而缓解农村教师短缺。目前,24个省的高中、26个省的初中、27个省的小学都达到了师生比标准。

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和机制”的建议,教育部表示,2014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意见》(教师[2014]4号)》,明确了教师轮岗交流的工作目标、人员范围、方式和激励措施。规定每个学年市区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交流轮岗比例不得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骨干教师交流轮岗不得低于交流总数的20%。同时规定加强县(区)义务教育教师的整体管理,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关于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的意见》,明确推进农村教师“县管校招”,促进人才流向基层。下一步,教育部将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合作,继续做好“县管校招”工作,进一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此外,针对“增加农村教师补充”的建议,教育部答复称,下一步,教育部将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相关部委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引导地方政府创新公开招聘方式,在坚持公开招聘制度的前提下,探索和完善体现农村学校特色和岗位要求的方式方法,促进农村教育健康发展。

今年5月,中国青年报的委托人报道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宏宇在进行教育方针研究时发现,“一些地区似乎有大量的机构,但实际上却严重缺乏一线教师”

针对贫困地区教师招不到、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周宏宇认为,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等专业技术人才的设立和待遇,应出台激励措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乡校长教师轮岗交流、奖惩制度和机制。增加农村教师补充,加强特岗教师计划实施,储备一批农村教师,形成梯队配备结构。在招聘教师时,要提高县乡教师比例,改善农村教师待遇,落实教师生活补贴政策,从根本上改变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优质教育人才资源流失的状况。

该报指出,在上述答复中,教育部对“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的建议作出了回应,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引导地方政府认真落实农村教师的各项工资政策,引导地方政府完善对乡镇工作的补贴政策,并加强对各地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并逐步改善农村教师的待遇。

标签: 教师 教育部 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