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黑龙江百姓生活网 >> 热点热词 >> 文章正文

政务云业务需求(政务服务需求分析)

发布于:2021-09-06 被浏览:1039次
政务云业务需求(政务服务需求分析)

文 | 华商韬略 赵昱

政府办事难,办事慢?早已经是过去式了!

在“十四五”规划后,我国正式进入了智慧化城市新时代,而迈向新时代的第一步正是“政务云”的上线。

2021年5月31日,长沙人市民被一场声势浩大的“红包雨”砸中,4000万的数字人民币平分给30万幸运儿,大家使用便捷的电子支付,购买称心如意的商品。

而带动这场购物狂欢的,正是政务云。

政务云除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民众办事的效率,更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搭建了闭环的生态系统,将城市的金融、环保、交通、医疗紧密相连。

那么在政务云需求正旺之时,产业的龙头是谁呢?非华为云莫属了。

华为云为何能大力推进国内政务云的发展,超过比其先起步的其他技术,这还要从公有云与政务云场景的使用差别上说起。

我国公有云领域的领军企业毫无疑问是BAT三家,他们在此领域始终保持着技术优势,特别是阿里云,不仅是国内公有云领域的巨头,在国际市场上也是相当有竞争力的。

公有云的优点出众:普适性强,但缺点也显而易见: 不够精准。换句话说,就是公有云的通用性过强而缺乏对于不同地方的适配性,政务云则更好的结合了每个城市的具体特征,可谓是一对一的精准化服务。

举个例子,辽宁的省会沈阳和广西的省会南宁,两地一南一北纬度相差甚多,地理位置的不同造就了两地产业结构的不同,那么高频政府服务内容也一定会有所区别。由此可见,在不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城市的政务云系统也应各有侧重。

公有云的技术并不完全使用于政务云领域。为此,华为云基于“一城一云”策略,推出了“城市一朵云”,为打造政务云新模式而不断升级。

如今,包括江苏、两广地区、福建、陕西、贵州等地区已经成为华为政务云发力的新区域,更不用提北京、深圳这些承担数字化转型重任的重点城市。

在北京,华为已经赋能了北京政务业务的目录链,实现了北京50多个委办局的上链,44000多个数据项、8000多个责任目录、以及1900多个信息系统数据共享链。解决了数据共享权限问题,补足数据目录和随意变更目录等问题。

在疫情时,华为被北京延庆启用,用以打造城市服务管理指挥平台,使得指挥中心与18个乡镇街道的网格人员进行实时信息共享,有效地预防了基层疫情,让管控更加便捷、智能。

当华为的“政务云”覆盖在愈来愈多的城市上空后,市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智慧城市缩影下,政务云的本质还是为人民服务。

华为是否能在数字的黑土地深耕,做出能真正解决城市问题的智慧方案,让我们拭目以待。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