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聊天应该说什么(跟孩子老师初次聊天说什么)
文丨木莲妈妈,原创内容
家里新添了一个小宝宝后,父母每天最喜欢的便是和宝宝的亲子时光,而在和宝宝接触的过程中,父母都是会和宝宝做些什么呢?
案例?
最近,晓琳是“喜得贵子”,一家人都沉浸在幸福的喜悦中。尤其是孩子爸爸,更是每天都对着宝宝笑,甚至是没完没了的说话。
晓琳对于丈夫的行为很是苦笑不得,不免娇嗔丈夫道:“孩子还那么小,你说什么他也听不懂,每天都这么说,烦不烦啊你”?但是丈夫依旧是每天和宝宝“絮叨”个没完。
晓琳和我们说到这件事的时候,也是满满的吐槽,但是晓琳不知道的是,丈夫每天这样乐此不疲地和宝宝说话,宝宝以后没准会变得很聪明呢~
父母和宝宝说话,不仅会增加亲子关系,还会让宝宝更聪明?
很多时候,小宝宝看似每天“吃了睡、睡了吃”,大人说什么也听不懂,但实际上,父母却是应该多和孩子说话。因为父母和孩子说话,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到宝宝的大脑发育,让宝宝更聪明。
这是因为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让孩子区分声源,区分不同的声音,这样可以促进孩子的感知能力。
另外,国外曾经做过一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孩子听到大人的声音后,大脑的供氧量会明显增加,这就意味着父母和孩子进行对话,有益于大脑的发育,从而让孩子更聪明。
宝宝语言发育,大概分为几个阶段?
儿科专家表示:宝宝的语言发育前的准备时期十分漫长,如果家长能在语言发育准备时期和宝宝多说一说话,那么便能让宝宝做好语言发育的准备,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
满月之前:宝宝从出生到满月之前,处于反射性发声阶段,往往发生的声音也都是生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反射行为;1个月后:1个月以后的宝宝,会出现条件反射发音,说白了,就是会用不同的声音来代表不同的意思,像饥饿、排泄等都是不同的声音;2个半月左右:这个时候宝宝开始“呀呀学语”,无意识地练习发音;6个月后:6个月以后的宝宝,便开始能听懂一些文字和词语,进而做出相应的反应。1岁:1岁以后的宝宝,会说一些个别的词语。
因此,家长如果提前宝宝的语言发育期,多和宝宝说说话,引导孩子做听和说的准备,那么便会很大程度上促进孩子的语言发育。
和小宝宝的日常沟通,也要保证“高质量”?
当然,在和宝宝说话的时候,也要最好保持说话内容的“高质量”,否则一味地说一些没有用的话,对于宝宝的智力和语言促进也是没有太大作用的。
对话时间尽量早一些
家长不要认为孩子说话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认为孩子到了年纪便自主学会说话,所以就不需要过多的交流。
但实际上,和孩子的对话建议是越早越好,即使是那些刚出生不久的小宝宝,妈妈也可以经常报以微笑,用温柔的语气说话。
这样长期的坚持后,对于宝宝产生的影响可是不小的。
对话内容尽量标准一些
因此建议妈妈在孩子小时候的沟通方式上,就要尽量地标准一些,这样的方式被孩子所接受后,自然就成为了自己日后的标准用语。
对于父母来说,自然都希望能让宝宝更聪明一些,所以从日常的说话方面,家长就要多多努力,让宝宝赢在起跑线上。